五通桥区:“小农水”助农增收致富

21.05.2015  18:52

 

 

    走进五通桥区金山镇石燕子村,只见新修的蓄水池波光粼粼,蜿蜒在田间的水渠,带着淙淙清水欢快地流向四面八方的田间,就像蓝色的缎带一样。“去年建起的小农水工程就是好用,能灌能排,能节约用水,能改善环境,今年虽然天干,我们一点儿也没受影响,靠天灌田的日子终于过去了。”说起新修的小农水工程,曾经饱受缺水之苦的石燕子村二组村民毛华东无比开心。“今年我扩大了种植面积,增加了花木品种如川砂仁、桂花、广玉兰、天竺葵、红豆杉、黄花,仅黄花一项今年就可收入7—8万,加上西瓜、生姜和花木,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望着随风起舞碧绿的庄稼,毛华东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40岁的毛华东原来在外打工,2011年返乡种地,但是由于所处地方地势高,附近没有水源,灌溉用水成了毛华东和当地村民的最大难题。每到灌溉用水季节,只能人工挑,或者用几千米的管子去磨池河取水,既不方便又不节约,缺水严重制约着全村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村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去年,通过竞争立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落户石燕子村,新建蓄水池12口,整治山坪塘1口,新建渠道7.6km,整治渠道3.95km,新增节水灌面350亩,新增补灌面积250亩,新增蓄引提水能力1.1万m³ 。 石燕子村是五通桥区小农水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在五通桥区,小农水项目共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4万余亩,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

  


发布者: 信息中心 李  
全国首家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在成都挂牌成立 并面向全国发布课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都重点抓好公园水利厅
我省结束防汛应急响应
    根据金沙江堰塞湖险情变化,水利厅
金沙江干流发生山体滑坡壅塞河道(续报八)
    14日10时,堰塞湖水位较最高值下降超30米,坝前水深约25米,蓄水量约0.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