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边五渡镇扶贫移民工作成效及对策建议

01.07.2014  12:09

(通讯员 赵厚)五渡镇位于峨边彝族自治县东南面42公里处,距乐山市中心70公里,东与沙湾区、沐川县紧邻,南与平等乡比邻,西与杨河乡相接,北与毛坪镇相邻。幅员面积145.96平方公里,现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74个村民小组,其中:6个移民村,28个村民小组。全镇总户数2680户,总人口10076人,其中:贫特困户236户853人。近年来,五渡镇党委政府在自治县扶贫移民局关心支持下,积极争取小凉山扶贫开发项目,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觉服务移民,服务贫特困户,保障和改善民生,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准确定位发展思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狠抓任务落实。目前,全镇移民村、组基础设施有效改善,贫困人口逐年下降,扶贫移民工作进展顺利。  

 

工作开展情况 

 

建设了彝家新寨。 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2012年规划建设了市级彝家新寨示范村五渡镇先锋村彝家新寨,规划总投资1868万元,建设住房102户,其中新建48户、改建54户,惠及群众408人;集中区新建住房27户,占地44.8亩,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2013年全面完成了住房建设、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升级、莲藕种植、猕猴桃种植、林下养鸡和黄鳝泥鳅养殖、依托黑竹沟百里旅游文化长廊建设,发展农家乐等产业发展项目。

 

2014年实施五渡镇双凤村彝家新寨建设,全村将新建58户,改建51户,截止6月10日,新建动工25户,其中:彝族群众动工11户;改建动工6户,主体完成了3户。目前,新寨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

 

减少了贫困群体。 通过大力实施“惠民行动”和“民生工程”,实施精准扶贫,完成了贫特困户建档立卡工作,通过扶贫工程落实,将保障民生落到实处,有效化解农村“五难”,实现低收入群众实现脱贫。

 

完善了基础设施。 落实整村推进项目,通过整合资源,打捆资金,分布完成通村、通组路、联户路硬化,有效解决群众出行。建成镇客运站、客运招呼站,解决群众安全饮水,治理水土流失,新建农村沼气池,实施金土地项目等民生项目。

 

壮大了产业发展。 依托自然优势,建成了林竹大镇,引进资金,建成竹纤维加工厂和木材加工厂,增加林竹产品附加值;以丰富钾长石资源,实现钾长石有序开采和精深加;成立专合组织,发展特色养殖和特色种植,增加农民收入。

 

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壮大“林、笋、畜、薯、茶”、“中药材、干果”等生态农业经济;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实施转移就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目标。

 

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自然条件较差,基础条件薄弱,移民文化素质不高,移民经费投入不足等因素,移民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增收难等问题比较突出。 

 

对策及建议 

 

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政策的宣传力度。 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群众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主体作用,让群众参与扶贫项目的决策、实施和监督,提高群众的自我组织、自我发展能力,增加扶贫开发工作的内生动力。

 

贯彻执行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精神。 加强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整合资源,使专项扶贫、行业扶贫与社会扶贫有机结合,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扶贫工作格局。

 

建立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 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为每一户建档立卡,要一户一策,帮助脱贫,把有限的扶贫资源真正瞄准贫困群众。

 

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积极探索“公司+专合组织+基地+农户”、“公司+支部+党员+农户”的农村产业发展模式。在产业发展上,培育规模养殖生态、环保、绿色、优质土鸡、野猪和山羊的养殖大户;结合生态地理条件种植优质水果、干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规划发展彝(农)家乐,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重视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重视好学前教育,抓好九年义务教育,办好职业教育,引导群众科学养殖。对剩余劳动力进行再就业培训,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达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加强对群众的思想和行为规范教育。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让广大群众按照健康文明新生活要求,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