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五四”精神凝聚起青春成长的力量

16.05.2016  17:49
作者:张育 赵杉 梁琼 来源:校团委 艺体学院

    
  “五四运动的发源地是北京”、“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不对不对,应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5月4日,雅安校区二住宿部门口,由校团委举办的“五四运动知识抢答比赛”吸引了许多同学驻足参加。

  在“五四”运动97周年来临之际,为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校团委充分依托校内各级团学组织、依托广大团员青年、依托第二课堂,通过典型选塑、活动策划、线上动员、平台搭建等系列手段,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起青春、成长、奋进的旋律。

   典型选塑:在评优中彰显榜样的价值

  “我们离优秀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只是一直努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这个带领药学2013级1班团支部连续获得四川省和学校优秀团支部荣誉称号的团支书段梦迪略带羞涩地说道。

  在过去的三年中,该支部始终坚持以全面助推支部团员青年成长成才为目标,以“药团空间”为平台,努力打造“学习服务型”团支部:开展“学习帮”、“药实验”、“比赛N+1”、学习经验交流、四六级提升帮扶、学习小组互助督导等活动来营造出良好学风;通过“先进1+1+1工程、“药快乐”集体性心理团辅、“药创新动力支部”等团建创新项目来凝聚团员青年力量。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支部还带领团员青年依托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开展各类支教助农服务10余次,公益服务18次,其中1支团队入围2015“全国百强暑期实践团队”候选团队,3支团队获“优秀实践团队”,25人获评校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支部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每位同学的努力,正是因为每位同学都特别优秀,所以才产生了这个优秀的集体”,副支书、小班班长李欣特别自豪的谈到。

  其实,在校内像药学2013级1班这样的团支部还有很多。校团委着眼于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在校内评选了优秀分团委、优秀团支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志愿者服务队伍、优秀青年志愿者、特色志愿服务项目等7个大项的评选。校学生会也评选了优秀学生会、先进工作者。

  评选并不是目的。在今年的团学评优工作中,校团委为充分贯彻落实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还大胆创新评选机制,改革评优方法,在评委构成中邀请了普通团员青年参与,在团委微信、微博公众号上进行了线上的优秀集体先进事迹展和在线投票,更多团员青年也主动参与到团的评优工作中来,仅“优秀分团委”一项就有近6000名团员青年参与线上投票。

  让更多青年学子在榜样中感受榜样的价值、追寻成长的动力,这,正是开展五四评优最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活动策划:在参与中感受青春的力量

  5月3日、4日当天,全校各级团学组织纷纷围绕“我的青春我的团”开展了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纪念活动。

  动物科技学院和食品学院举行的“我的青春我的团——青春畅想沙龙”就邀请到了创立成都九州雅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久坡网)并获得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称号的熊俊森、刚刚留美归国的张志超博士、优秀学生标兵王淑瑶、校级优秀团支部获奖代表一起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青春故事。

  校团委实践部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历史上的今天:五四历史照片展”。“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不仅生动再现五四运动那段波澜壮阔的史实,也让我们可以追寻着前辈的足迹,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进一步弘扬五四精神,奋发向上,勇担使命”,来自艺体学院的陆峰说道。

  校团委举办的“五四”运动知识竞答暨青春宣誓仪式吸引了近1000名同学的热情参与,许多同学在横幅上庄重签上自己姓名,以此表达对历史的崇敬和对弘扬五四精神的信念和决心。

  为引领新风尚,弘扬正能量,构建和谐校园。艺术与体育学院2015级体育教育一班全体学生在雅安校区二区开展“抵制沉迷游戏,走向阳光运动”主题活动。活动号召全校学生,放下鼠标键盘,走出寝室,走进操场,抵制沉迷游戏,参与阳光运动。五一放假期间,班级30名同学放弃了休息与班主任连虎虎老师一起开始了紧张的筹备工作。经过精心策划,活动最终确定健美操快闪、吉他弹唱两项为主要互动参与形式,吸引更多同学参与。同学们还每人绘制了一张抵制网络游戏的海报在现场宣传。本次活动在校内引起了广大师生的关注,初步达到了在学生中间弘扬阳光青春正能量的目的,共有400余人次参与其中。

  “看着学校在五四青年节期间展出这么多优秀的集体和个人,突然正能量爆棚,是对我最好的激励”,留言板上ID为“鱼”的网友说道。

  “一直在学院做共青团工作,有时候觉得很烦很累,但是看到同学们因为我们服务得到成长,看着一起努力的小伙伴时我又变得动力十足,我爱我的团。”

  这些发声从何而来?——校团委青年信息中心在微博上发起的“五四我想对你说……”、“我与团旗合个影”等线上主题。

  据不完全统计,聚焦“我的青春我的团”主题,全校各级团学组织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活动百余个,参与青年学子近万人。

   聚焦主题:在成长中铭记青春的使命

  “我特别感激大学期间能够担任团干部,带给我的成长终身难忘”,原社团联合会团总支副书记、现成功保送吉林大学的文法学院刘腊梅同学特有感情地说道。

  围绕学校育人中心、围绕青年学子最迫切的需求,校团委始终依托各类平台,坚持服务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

  “团干部特别累特别苦,做了会让我后悔一年,但不做会让我后悔一生”,原动物医学院分团委学生副书记,现为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在天全中学支教的李幽幽特别自豪的说道,“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经验,才会让我在毕业前毅然选择支教、才会让我有了不一样的人生选择。”

  李幽幽的说法,在新一届即将赴任的研究生支教团中体现出更深的使命感:他们中大部分人要求去更艰苦的地方、主动要求去工作任务更繁重的地方。

  “参加这次创青春比赛,团队刚开始只有项目和想法,但如何与市场接轨,怎么做计划书我们显得特别迷茫和无助,没想到校团委很快就邀请了很多有经验的创业导师从市场营销、财务、计划书等各方面给参加这次比赛的团队做专题辅导,后期还专门给我们聘请了导师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感觉就像及时雨,我们现在特别有信心在省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刚获得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校内预选赛公益创业组一等奖的《绿百合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员,来自水利水电学院的陈扬帆特别感激地说道。

  刘可成、金柳、刘家强……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从“挑战杯”、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成长起来创业英雄,他们多次回校指导师弟师妹们参加“挑战杯”、“创青春”比赛,多次为师弟师妹开展创新创业指导,诚如他们自己所言,回顾他们成长的历史,团学工作有着深深的痕迹……

  “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使命、价值和力量的源泉。”校团委书记廖鹏说。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微信 更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