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数据成投资市场新“基因”

14.09.2014  14:18

    新华社上海9月13日专电(记者潘清)伴随互联网日益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基于社交平台和搜索引擎的用户行为数据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因为能有效映射市场主体的情绪,互联网大数据也逐渐成为投资市场新的“基因”。

    由南方基金、新浪财经和深圳证券信息公司三方联合编制的南方新浪大数据系列指数12日正式亮相。与传统指数不同,这一系列指数创新地将互联网大数据引入指数编制,利用大数据对市场主体情绪进行刻画和量化,从而为指数投资带来全新的视角和参考体系。

    据了解,南方新浪大数据系列指数简称“i指数”系列,包括大数据100指数和大数据300指数。其样本股分别由在沪深两大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00只、300只A股组成,按照财务因子得分、市场驱动因子得分和大数据得分进行模型优化,并设置等权重因子使每只样本股初始权重相等。

    两只指数均以2010年1月29日为基期,基点为1000点。指数样本股实施月度定期调整。

    数据显示,“i指数”样本股一级行业权重分布主要集中在原材料、信息技术、工业与可选消费四个行业,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对A股行业投资价值的挖掘能力。基日至2014年7月31日,大数据100指数累计实现收益222%,年化收益率29.7%;大数据300指数累计实现收益142%,年化为21.7%,均大幅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27%的收益表现。

    在此之前,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百度和广发基金曾联手发布中证百度百发策略100指数。这一指数同样以“互联网大数据转化为金融产品标的”为亮点。

    基于社交平台和互联网搜索的大数据,已经被证明能够很好地映射投资主体情绪。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从Twitter信息中表现出来的情绪指数与道琼斯工业指数走势相关性高达87%。

    国际市场上,大数据已经被用于开发投资策略和产品。南方基金等多家本土投资机构也纷纷表示,将针对大数据指数开发相应指数产品。

    基金业内人士分析认为,A股市场短期交易盛行,价格波动较大,投资者情绪在投资者行为中的决定作用也因此更加突出。在传统投资策略中嵌入大数据“基因”,有助于将投资者行为与传统基金面分析有机结合,从而为市场提供新的投资工具。(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