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互嵌式”治理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各民族群众“大融居”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12日电 (王涛 曹正林)近年来,盐源县在集中安置点后续治理中,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构建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营造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氛围,真正做到思想融合、感情融合、心灵融合。
党建引领与基层自治“互嵌”
建强组织为搬迁群众增活力、添动能
龙家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及规划建设中的菌菇产业园。曹正林 摄盐源县紧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功夫,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抓好组织建设。按照“组织先建、治理先行”原则,调整4个800人以上大型集中安置点村级建制,成立基层党组织,新建社区和村(居)民小组,同步建立各类自治组织和群团组织,实现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锻造过硬队伍。在4个大型集中安置点,通过“公开选拔+竞职承诺”配齐配强90余名社(组)干部,选派12名驻社区工作队员,严格执行“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一监督”议事制度,其余小型安置点按属地纳入所在村管理,及时公示公开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和关心关注事项。
完善规章制度。常态化推行居民公约、群众积分榜、道德评议红黑榜、红白理事会、居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一约两榜三会”机制,引导搬迁群众“互相监督、自我整改”。建立“楼栋长+居民代表+党员”治理模式,推行“有事找党员”“有事找楼长”,发动群众主动参与社区治理,提升主人翁意识。
公共保障与个性需求“互嵌”
精准服务让搬迁群众好办事、得实惠
润盐镇水草坝社区支部党员开展学习活动。曹正林 摄盐源县始终以群众为落脚点,着力构建服务群众长效机制,树立为民服务意识,在为民办实事中增强党员干部的成就感、居民群众的获得感。
强化基础保障。高规格配套安置点党员活动室、卫生室、图书室、便民服务中心,紧盯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急难愁盼”问题,完善便民超市、充电桩、停车棚、文化娱乐活动室等活动场地,每家每户安装水冲式厕所,助推乡风文明建设,流转安置点周边土地建立“一户一菜地”,满足搬迁群众“菜篮子”需求,重新找到农民对土地的情怀和在新家园的归属感。
提升服务温度。针对不同乡镇搬迁群众对户籍、低保、就学、就医、务工等16个方面不同需求,采取“主动申报+入户征集”方式汇总搬迁群众代办事项,由安置点所在乡镇与搬出地乡镇对接设置“一站式代办服务站”,实现搬迁群众办事“不回原籍、不进部门、不出社区”,有效解决“两头跑”问题。
拓宽增收平台。提供“1+N”多元化就业模式,确保有劳动力的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通过自主创业、产业园区、公益岗位、劳务输出等方式解决多个就业问题。采取安置点及附近园区企业、产业基地、以工代赈项目、果蔬园地等多途径吸纳搬迁群众就近就业,把搬迁群众纳入产业链条,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安幼养老都兼顾”。
移风易俗与民族传统“互嵌”
深化治理使搬迁群众受教育、提素质
盐源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曹正林 摄盐源县坚持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在新社区磨合共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在新社区传承发展,引导搬迁群众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整治高价彩礼。结合发布公告、召开“三会一课”和群众大会、签订承诺书等形式,用典型事例全方位宣讲高价彩礼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督促婚嫁彩礼不得超过10万元。实行事前、事后报备监督,在每起婚庆事宜前后落实“乡镇干部+村(社区)常职干部”跟进了解彩礼执行情况,严防高价彩礼“事后反弹”“隐形变异”。
规范宴席操办。通过“党组织+红白理事会”共同管理,引导搬迁群众在集中宴会场所开展婚丧嫁娶等集中宴席活动,在每次宴席中由所在乡镇、社区指派宴席指导员,统筹调度配餐厨师,在每个安置点配套建设宴会场所,规范设置餐具厨具、桌椅板凳,引导搬迁群众从“蹲地就餐”向“上桌就餐”,从“大盆坨坨肉”向“荤素搭配、小碗盛菜”转变。
传承民族文化。在火把节、彝族年、藏历年等少数民族重要节庆日,挖掘社区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传统服饰、美食等素材,通过“组织搭台、群众唱戏”,因地制宜开展隆重庆祝活动,打破“互不相识、不相往来”等问题,有效融洽邻里关系,不断提升相互认同感。积极培养少数民族文艺及手工艺能人,邀请老一辈民族文化传承人给社区儿童青少年口述民族历史,助推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搬迁群众离得了故土,也记得住乡愁。(完)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