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曾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09.01.2015  14:23

  新京报快讯(记者张婷) 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月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两弹一星”功勋、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他颁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设立, 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得主每人奖金500万元人民币。据公开资料统计,2000年至2013年,共有24位杰出科学工作者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敏院士是获此殊荣的第25位科学家。

   氢弹研制立“首功

  于敏院士出生于1926年8月,天津宁河人,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他于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院士),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

  从事氢弹的研究,是于敏一生中的重大转折,于敏说他最初的研究兴趣在理论物理。1961年他被国家选派参加氢弹理论研究。于敏在回忆自己的“转行”心路历程时说到,“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

  在氢弹突破中,于敏组织团队实现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并定型为中国第一代核武器。在核武器发展战略中,他曾与邓稼先联合提出“加快核试验进程”建议,促进我国在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前提早规划,为我国提升核武器水平赢得了重要的十年时间。

  朱光亚院士曾表示,于敏在突破氢弹技术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作用被一起参与研究的同事们直接评价为氢弹的“首功”。

  1999年9月,于敏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在获奖发言中总结道,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3个月,前苏联用了6年3个月,英国用了4年7个月,法国用了8年6个月。而中国人只用了2年8个月的时间,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

   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大物理学家之外的于敏,还是一位喜欢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京剧的老人。

  于敏的儿子于辛说,父亲业余时间很喜欢读书。于敏最喜欢读的书有《资治通鉴》、《史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一有时间,他还会去看上一次从小就爱看的京剧。

  “父亲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诸葛亮和岳飞。他教我背的第一首诗就是岳飞的《满江红》。诸葛亮的‘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是父亲的座右铭。

  于敏的学生蓝可也回忆说,出现在媒体中对于敏的描述多来自于老同事的回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于敏极少自己“抛头露面”,但他对学生的指导却亲力亲为。

  “在我攻读博士的三年间,只要于老师在北京,每周都跟我讨论课业。他研究繁忙,身体也欠佳,但讨论都是从上午九点一直持续到下午两三点。对于重要的物理量他会一个一个追问。

(原标题:“氢弹之父”于敏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文章关键词: 于敏 氢弹 国家最高科技奖 我要反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