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放开效果不佳 卫计委:坚持计划生育国策不动摇

12.11.2013  10:36

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试点“二胎方案”的地区,目前生育率全部低于1.6

二胎放开意义不大?

11月11日,国家卫计委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回应卫计委在未来是否会考虑单独放开或者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表示,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研究提出完善生育政策的思路,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实施好相关的政策。

坚持国家政策

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时任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的马旭明确表示,江苏、吉林、辽宁、安徽、福建、天津、上海已针对农村家庭试点“单独二胎”。自今年8月初以来,卫计委就调整二胎等相关计生政策接连四次对媒体大众作出回应。根据目前卫计委的口径,“单独二胎”政策是否放开正在研究当中,生育政策调整方案将适时出台,而即将举行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或成为政策出台的契机。

不过,在10月10日的卫计委例行发布会上,有媒体提问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是否将出台有关二胎的新生育政策,卫计委新闻发言人未作正面回应。 

有专家认为,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几十年不变有着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担心生育政策放开引起生育率的反弹。

11月1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毛群安回应称,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占有量比较少,环境的容量不足,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国家的基本国情。人口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

完善政策是新组建的国家卫生计生委一项重要的职能,这也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任务。完善生育政策既要考虑维持国家的低生育水平,又要考虑群众的生育意愿,还有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等的因素。”毛群安指出。

毛群安强调,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慎重稳妥、统筹协调的原则,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重点是研究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的关系,研究提出完善生育政策的思路,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实施好相关的政策。

二胎放开效果不佳

目前,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让生育政策的调整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国际上一般认为,总和生育率少于2.1被称作低生育率。有关专家推算,现在全国总和生育率为1.6。如果“单独二胎”逐步放开,生育率将从1.6回升到1.7-1.8左右,依然符合“长期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国家政策预期。

但是从国际经验看,新加坡、韩国、伊朗等国家都实行过提倡二胎的政策,结果证明是失败的,目前新加坡、韩国的生育率徘徊在0.9-1.2的超低水平上。从国内经验看,山西翼城、甘肃酒泉、河北承德、湖北恩施等地的农村地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试点“二胎方案”,到现在生育率全部低于1.6。

分析人士指出,若放开“二胎”政策,并且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将会形成一组强有力的“组合拳”,释放巨大的改革红利。在未来5-10年内,中国将会形成一个规模适度的婴儿潮。这不但有利于缓解中长期老龄化社会的养老压力,提升消费拉动经济的力度,还能培育服务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有助于经济转型升级。

但是,将老龄化所产生的劳动力不足问题作为“二胎”政策开放的因素则有些牵强。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小平曾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劳动力短缺现象不是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而是用工方式的问题。那些针对所有年龄段的工作,不仅劳动力充裕,还面临劳动人口过剩的情况。

从中国生育政策调整的历史来看,此次单独生二胎政策放开算是一次进步。但是从现实需要来看,仅仅放开单独生二胎是杯水车薪,难以解决中国人口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有人口学者如是认为。

对于老百姓来说,“生不起”是普遍感受。孩子的抚养费用往往成为一个普通家庭的沉重负担。开放“二胎”政策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

有研究人员初步计算,即使按照1998年的消费模式和物价水平,抚养一个孩子从母亲怀孕到16周岁,全国平均需要支付的抚养费最低要5.8万元,但根据从1998年至今上涨的物价比率来看,甚至不够孩子童年的花费。如果放开二胎,多出来的几亿人口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