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7年四川30%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开老年科

05.03.2014  11:32
原标题:到2017年四川30%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开老年科

四川日报网消息(记者 石小宏) 到2017年,我省力争社会办医疗机构床位数服务量占总量的25%,健康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比例达30%以上。这是记者3月4日从省政府印发的“促进健康服务发展实施方案”中了解到的。

按照“以人为本、统筹推进,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为原则的“实施方案”要求,到2017年我省健康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要超过7%,到2020年达到10%左右。为实现这一目标,我省将大力发展医疗卫生服务,全面形成多元办医格局。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组建高水平、规模化的大型医疗服务联合体,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

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推动医养融合发展,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鼓励医疗机构转型或增设老年护理机构、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发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逐步建立与老年人家庭医疗契约服务关系,提供日间照料、全托、半托等服务。积极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组建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全民健身志愿者队伍,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学校体育设施等向社会开放,力争到2017年,70%以上的市(州)、县(市、区)建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50%以上的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开展“治未病”和老年病研究工作,推动医疗机构提供中医体质辨识、亚健康调理、季节养生和预防保健等服务。力争到2017年,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较强中医药服务能力,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立“治未病”科。

同时,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产品和服务,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继续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发展医疗意外保险等医疗执业保险。到2017年,实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推进全科医生服务,大力发展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母婴照料等服务。力争到2017年,签约式全科医生服务模式覆盖40%的城镇社区。大力推进川产道地中药材产业化和中药现代化进程,构建以中药材种(养)植业为基础、生物技术药物为先导、现代中药为主导、化学药为重点、医药相关产业为补充的独具特色的四川医药产业体系。优化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结构,扩大健康服务业人才培养规模,建立公立医疗机构与非公立医疗机构在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合作机制。制订医师多点执业工作实施办法。鼓励和引导城市大医院优秀人才和退休医生到县级医院执业。力争到2017年,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基本适应健康服务业发展需要,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达到2.7人、注册护士达到3.0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达到0.7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