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二环路高架桥体检迎来“最难关”

05.08.2014  21:13

      四川日报网消息(记者 刘佳) 为全面掌握二环高架桥结构状况,保障桥梁安全运行,成都市城市道路桥梁管理处从今年5月初起,在二环路高架桥建成通车一年后,组织对二环路高架桥实施结构检测,截止8月4日已完成二环高架主线及匝道桥外业工作。而今(5)日晚午夜12时,将迎来二环路高架桥检测最后也是最难一关——“清水河悬索桥索塔检测工作”。啃下这根“硬骨头”,标志着二环路高架桥检测工作圆满结束。

      “二环高架清水河悬索桥索塔检测工作”究竟难在哪?

      要顺利实施该项检测工作,必须“过三关”。

第一关:高度关

      二环高架清水河悬索桥索塔高50米。对于此次清水河悬索桥检测工作来说,最关键也是最难的部分,就是要对位于索塔顶部的部件——索鞍进行检测。因为索鞍是否“健康”是衡量悬索桥安全与否的关键因素,而要对位于50米高的索鞍进行检测并非易事,一般高空作业车的最大举升高度仅为30米,检测人员如何到达索塔顶端,是摆在检测人员面前的一道重要难题。在市消防部门支持配合下,最终采取借助消防云梯车的方式,成功迈过“高度关”,确保索塔顶部及索鞍检测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第二关:结构关

        二环高架清水河悬索桥是中心城区唯一一座钢筋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其主要受力构件有索塔、索鞍、主缆、吊杆、加劲梁、锚头及桥墩基础等,且索塔设计为“川剧脸谱”艺术造型,是此次中心城区开展检测的42座桥梁中,结构最特殊、受力体系最复杂、结构分析难度最大的一座桥。

第三关:监控关

      开展桥梁定期结构检测,为桥梁管理提供科学、准确数据,是保障桥梁安全运行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特殊结构桥梁,还应及时掌握结构运行状态,必须对桥梁各关键部件进行实时、动态、系统地长期监控。一方面采用常规方式,开展日巡查,及时检查结构状况;另一方面,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通过在索塔、主缆、吊杆、加劲梁、锚头等关键部位设置各类传感器和监控仪器设备,实时动态监控结构的应力、应变、位移、温湿度等技术指标,从而及时掌握桥梁运行的安全状况。

我省出台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指导意见 明确21个市州重点布局产业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