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01.12.2016  12:09

2015年12月21日,山东省沂源县悦庄中心幼儿园的师生一起包饺子,迎接冬至到来。新华社发

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新华社发

  “太振奋人心了!”11月30日晚,得知“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后,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教授李后强在电话中,用三个“很激动”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心情。他说,“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是对中国特色文化的肯定,“因为它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
  事实上,早在2014年,李后强就开始为“二十四节气”申遗鼓与呼。他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历法的国家之一,农历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的天文气象历法。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农历二十四节气也逐步演化成为华夏民族特有的社会风俗和节庆。

科学反映天文气象变化规律
二十四节气实践价值不言而喻

  在他看来,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按照天文学的惯例,以春分点(360度即0度)为起点自西向东度量。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两个节气点之间,相隔日数为15天多一点,全年即分为二十四个节气。
  也就是说,二十四节气科学地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包括寒来暑往等季节变化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天气现象的发生规律,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发生时刻。对于以农耕为依赖的古老中国而言,农人对气象气候的准确把握有多少,意味着来年的收成能有多少,二十四节气便为农人预判、把握气象气候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其实践价值不言而喻。
  除了揭示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民间还流传了许多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民间谚语。
  李后强举例称,“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春分,春分,麦苗起身”、“芒种忙忙栽”、“清明断雨,谷雨断霜”等等都是自古延续下来的节气谚语。在歌谣方面,至今仍广为流传的《二十四节气歌》便是二十四节气的发源地黄河流域一带流传下来的。

浸透民间古老智慧
建议在中小学内普及民俗文化

  李后强还告诉记者,与二十四节气相生相伴的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因地区的不同,每一节气都会有不同的民俗活动,从古代帝王之家的迎春大典到每一地每一族不同风俗的婚丧嫁娶,无不浸透着古朴的民风民俗。
  比如四川地区传唱的《节气百子歌》,则将四川的民间风俗和节气相结合,以朴实的语言娓娓道来:“说个子来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捞糟子。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九烘笼子。腊月年关四处去躲账主子。”“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等说法也无不浸透着中国民间的古老智慧。
  此外,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些节气已逐步成为大众欢庆节日,并与民俗相结合,发展为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节日文化。例如冬至节,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吃羊肉等习俗。现在,我国台湾地区依旧保存着冬至时节用九层糕祭祀祖先的传统,以示不忘祖先,不忘自己的“根”。
  “现在的年轻人,都很少关注我们国家从古延续下来的民俗文化了。”虽然“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但李后强认为,年轻人的缺失很有可能让这些灿烂的文化难以传承。他建议,应在中小学中普及中国民俗文化,“不仅是二十四节气,还有我们的其他民俗习俗文化等,让它们代代相传”。
  华西都市报记者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