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事务管理局局长”姬少亭要做科幻全产业社群

20.08.2016  02:08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吴梦琳) 8月19日,在成都国际科幻电影周期间,记者见到了“未来事务管理局”局长姬少亭。

80后姬少亭,原新华社记者,科幻迷,曾参与创办了果壳网、科学松鼠会等机构。今年初,她正式辞职创业,成立了“未来事务管理局”,着重于打造中国科幻第一创作社群,并生成科幻全产业链。

从科幻迷到“局长” 见证国内科幻行业迎来发展黄金期

披肩的长发、淡粉色连衣裙,开朗热情,甜美的笑容,很难将眼前这位充满活力的美少女与科幻联系起来,但姬少亭认为自己就是一位资深“科幻宅”。

“我从8、9岁开始,就一直在看《科幻世界》。”姬少亭说,从此之后,她就掉入科幻的“大坑”,成为一名“死忠粉”。

大学毕业后,姬少亭进入新华社工作。2007年,她第一次来到成都,采访报道由《科幻世界》主办的中国国际科幻奇幻大会,也是那次采访,让她结识了国内科幻界很多大牛,并开始真正走入这个圈子。随后,她参与创办了果壳网、科学松鼠会等机构,并一直活跃在科幻以及科学科普界中,还自己尝试写作一些科幻类小说。

同时,姬少亭也见证了科幻在国内逐渐开始火爆,从边缘进入主流,尤其是刘慈欣作品《三体》获得“雨果奖”后,国内对科幻的热情更是十分高涨,“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今年初,姬少亭正式从新华社离职,开始创办由果壳网孵化的“未来事务管理局”。实际上,这就是一个进行科幻作家培育、IP运营等的文化产业公司,姬少亭解释,取名为“未来事务管理局”,是因为科幻就是跟未来相关的事情。“目前,‘未来事务管理局’以不同方式签约了刘慈欣、韩松、郝景芳等40余位科幻作家,同时下设了‘果壳阅读’、‘未来科幻大师工作坊’、‘不存在日报’等多个科幻产业运营相关品牌。”

对接科技与科幻 首要任务培育科幻作家群

在姬少亭看来,目前国内科幻产业最大的“痛点”之一,就是科幻创作力的缺乏。“目前全国比较成熟的科幻作家,应该不超过30人,全职进行写作的,大概也就5个人。”姬少亭说,科幻作品十分缺少,不能解决源头问题,后续的IP运营就无从谈起。

而姬少亭的“未来事务管理局”,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科幻作家进行培育。

当前,国内科幻作家,不仅是人数少,同时在创作上也与前沿科技逐渐脱离。“刘慈欣在写作《三体》过程中,阅读了大量国内外前沿科技的论文,并当面采访过很多科技工作者。”姬少亭说,一个好的科幻作家,必须要对现有的前沿科技有了解。

姬少亭介绍,作为科幻作家的孵化培育中心,“未来事务管理局”是要将科幻与科技进行对接。“科幻与科技应该是一个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姬少亭说,好的科幻不应该脱离现有的前沿科技,同时科幻也可以引领和启发科技,给科技工作者们一些灵感。“这在国外是有过先例的,科幻创作者们的想象,让科技工作者得到启发而将其变为现实。”

姬少亭介绍,他们已与中国科学院、探月中心、国际AI研究机构等国内科研机构合作,邀请科学家们为科幻作家提供一些专业讲座,以及前往科研机构进行实地探访的机会,给作家们提供最前沿的咨询和专业创作辅导。

生成科幻产业全链条 期望能在成都落地科幻迷聚居地

同时,姬少亭认为,他们要做的事情,还要生成国内科幻产业链条。

在姬少亭看来,现在国内科幻产业链条是断裂的,而他们要做的事情,是从创作、到发布,再到后期的IP运营,包括电影、图书、剧集、喜剧、游戏以及周边产品等。

“IP运营中,有很多环节,这些国内目前都是缺失的。”姬少亭说,例如现在国内几乎找不到专业的科幻编剧,有一部好的科幻作品,但要通过电影的方式进行呈现,需要十分专业的编剧。“随着行业发展,产业对接应该更体系化。产业运作不能只盯着原始的IP,后期的影响、商务推广、特效制作等等,都是不可缺少的。”姬少亭说,他们要做一个科幻资源的大平台。据了解,“未来事务管理局”正在与好莱坞团队合作,将刘慈欣的科幻童话《烧火工》改编为VR作品。“已经做了一个2分钟样片,接下来还将制作成为一个20分钟的成片。”

此外,“未来事务管理局”打造的科幻作品发表的新媒体平台“未来按钮”正在筹备上线,这个APP不仅要承担“电子杂志”的功能,为科幻作家提供作品发表的平台,同时还将作为一个科幻迷、科幻作者之间互相交流的平台。“成为一个国内科幻迷的网络聚集地。”

同时,姬少亭也表示,能够将这个科幻迷聚居地,以城市地标性建筑、科幻书店等模式进行落地,并十分期望能够落地在成都。“因为《科幻世界》的存在,成都在科幻迷心中是绝对的‘科幻之都’。”姬少亭说,目前,成都不仅是国内科幻迷最活跃的城市,同时也是少有的地方政府大力关注并支持这个行业的城市,首届科幻电影周的举行,就是一个例证。

(黄瑶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