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院争取“第三人”购买债权 兑付弱势群体被欠工钱

18.12.2013  19:42

全省法院即日起开展“司法大拜年”活动,对于一时难以处理或执行周期较长案件

 

重点解决三类案件

□拖欠职工、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劳动报酬案件

□拖欠涉及职工、农民工利益的工程款案件

□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等“三养”案件

  四川日报网消息(记者 刘春华) 12月18日,省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从即日起至明年2月15日,在全省法院开展以“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为主题的“司法大拜年”活动。通过活动,重点解决拖欠职工、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劳动报酬案件等3类案件,及时兑现当事群众合法权益。为解弱势群体的燃眉之急,在此次活动中,对于有财产查控在案,但一时难以处理或执行周期较长的案件,争取由政府相关部门或第三人购买债权的方式,及时解决事涉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

  省法院执行一庭庭长李光旭介绍说,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工作部署和省委政法委“转变作风,司法为民”专项活动,省法院研究决定开展此次“司法大拜年”活动。活动期间,将重点解决拖欠职工、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劳动报酬案件和拖欠涉及职工、农民工利益的工程款案件,以及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等三类案件,及时兑现当事群众合法权益。通过此次专项执行,努力让已受理的涉职工、农民工工资、“三养”(赡养、抚养、扶养)等弱势群体执行案件基本执结,执行标的到位率大幅提升;使执行救助制度更加完善,建立完善多元化解涉职工、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执行案件的工作机制;使涉职工、农民工、“三养”等弱势群体执行信访明显减少。

  此外,全省法院还将开展年底“立案难”专项治理,对当事群众递交的立案材料,依法审查,当立则立。对于涉及民生的诉讼纠纷开辟立案、诉前调解等快速通道,运用诉讼服务热线、网上诉讼服务、诉讼服务中心等平台为群众提供立案帮助和法律服务。

 

司法大拜年”活动执法重点

全省各级法院将对涉职工、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执行案件开辟维权“绿色通道”,通过优先立案、优先执行、执行款优先发放;

●依托“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机制和集中批量查询机制,多途径查找被执行人的财产,对于有财产查控在案,但一时难以处理或执行周期较长,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争取由政府相关部门或第三人购买债权的方式,及时解决职工、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燃眉之急;

●对规避执行、逃避执行的被执行人,采取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费、公开曝光、纳入征信黑名单、罚款、拘留、追究刑事责任等强制措施,加大制裁力度,强化执行威慑;

●对特困申请人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给予救助;

●涉民生案件的执行过程和进展,通过执行公开网站、短信服务平台等及时告知申请执行人。

我省出台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指导意见 明确21个市州重点布局产业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