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委书记彭宇行赴阿坝黑水了解援藏工作情况

20.10.2014  17:35

    金秋的黑水,彩林缤纷,景色怡人。

    位于阿坝州的黑水县,是个典型的藏民族聚居区,也是内江市的对口援藏工作点。四川省“千名干部人才援助藏区行动”的实施,让内江与黑水结缘,架起了一座民族团结友谊进步的桥梁。

    如何进一步做好援藏工作?我市援藏干部人才在那里工作和生活如何?藏区发展又有何经验值得内江学习借鉴?……带着对藏区发展的关心和对援藏干部人才的关爱,10月15日至17日,在阿坝州委书记刘作明的陪同下,内江市委书记彭宇行率队深入黑水县村寨、社区、学校、医院等,了解我市援藏工作开展情况和黑水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看望慰问援藏干部人才。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杜坤飞参加。

    “内江与黑水要相互学习交流、相互促进发展

    黑水县是贫困山区,虽然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旅游产业是黑水县最具优势和潜力的富民惠民产业。黑水县主动融入环红原机场旅游经济圈,打造以黑水彩林、达古冰山为核心的旅游景点,带动卡龙沟、三奥雪山、色尔古藏寨整体发展。今年1~9月,全县预计接待游客68.66万人次,同比增长54.29%。仅今年国庆期间,全县实现旅游总收入约5769万元。

    色尔古藏寨、三达古村、羊茸新村等的蓬勃发展,是黑水县精品旅游示范村的代表。随着当地冰川彩林旅游旺季的到来,这些旅游示范村吸引着八方宾客。

    刚进入黑水县境内不远,在蜿蜒奔腾的猛河边,一座古老的藏寨矗立在蓝天下。这便是被誉为“中国嘉绒藏族第一寨”和藏羌文化交融的活化石——色尔古藏寨。献哈达、唱藏歌,一进入寨子,彭宇行一行便感受到了藏族同胞的热情。参观依山傍水的藏寨,了解奇特精湛的藏族建筑艺术后,当地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让彭宇行深受感染。

    山上云雾环绕、层林尽染,山下碧水潺潺,美不胜收。位于芦花镇的三达古村,坐落于达古冰山景区内。在经过牧民定居整体提升后,如今的三达古村一幢幢极具民族风情的藏式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间,迎接着广大游客。走进藏民家中,彭宇行与藏族同胞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得知一大批农牧民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彭宇行对当地建设“藏家乐”,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做法表示称赞。

    顺着国道347线,从县城往雅克夏雪山前行18公里,在奶子沟80里彩林核心地带处,41幢藏式小别墅即将修建完工。这是黑水县羊茸村整村搬迁安置点,一处集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移民新村。漫步依山傍水的羊茸村,走进藏式雕花的小洋楼,彭宇行了解了新村的公共设施建设、政府扶持政策等情况,对村民们即将搬入新家表示祝贺。

    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做强生态旅游文章。

    考察中,彭宇行表示,黑水县的旅游产业发展,既需要内江援藏干部人才在这里奉献青春和智慧,更值得当前正在发展现代旅游业的内江学习借鉴。援藏干部人才既要帮助藏族同胞建好“藏家乐”、旅游精品示范村等,进一步发展好旅游产业,也要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学习黑水县的旅游发展及管理经验,将其带回内江,为家乡旅游发展作贡献。

    在大力推进文化旅游相融互动的同时,黑水县立足实际,推进全县凤尾藏鸡规模化发展,壮大农产品品牌,旅游业内涵更加丰富。考察期间,彭宇行还深入凤尾鸡繁殖基地,了解了黑水县农业产业发展情况。

    “黑水基层党建的创新工作值得内江学习

    猛河河畔的色尔古藏寨古碉巍峨矗立,而另一边红瓦白墙的藏式楼房则是鳞次栉比。

    麻都社区是色尔古镇实施扶贫移民搬迁着力打造的移民新社区,涉及5个乡7个村9组共计339户、1293人。这天,与往常一样,老人们在这里喝茶、下棋、聊天,阳光暖暖地洒在他们的身上。

    社区党组织如何发挥作用,让这些来自不同乡、村的居民将社区作为自己共同的家园,做到邻里和睦、团结相处?

    麻都社区创新社区设置层次,形成了“社区大党委——社区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员突击队”五级党组织结构层次,以社区党组织建设为核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与战斗堡垒作用。同时,社区推行民主自治建设,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并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改进服务群众工作方式,有效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健康发展。

    老年活动中心、便民服务站、医疗卫生服务站、社区警务室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彭宇行仔细了解社区基层党建和社区服务情况,认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服务群众水平等做法值得内江学习。

    “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幸福!”社区的一名老人自豪地说。看到居民们和谐相处、其乐融融,彭宇行祝愿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为黑水输送更多优秀的教育和医疗卫生人才

    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事关民生福祉。

    与阿坝州的其他县相比,黑水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处于中游,但与内地相比,黑水县在教育和医疗卫生方面还面临着师资短缺、生源流失、整体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偏低、医疗卫生人才匮乏等问题。

    在我市第三批援助黑水工作组21名干部人才中,有教育人才5名,卫生人才5名。考察期间,彭宇行深入到黑水县中学、县人民医院,了解黑水县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黑水县中学是该县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校,拥有一幢标准的、功能齐全的教学大楼,一幢综合实验楼等;黑水县人民医院通过灾后重建等途径,配置了CT、数字胃肠机、医用制氧机等设施设备,医疗卫生条件和就医环境得到了改善。

    走进校园、医院,彭宇行与学校、医院有关负责人深入交流。了解到藏区人民对教育、卫生的需求强烈,彭宇行希望内江与黑水,通过挂职交流、顶岗交流等形式,为黑水输送更多优秀的教育和医疗卫生人才,推动黑水教育、卫生等民生改善,为藏区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和身体健康作贡献。同时,希望我市教师、医务等援藏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在麻都社区调研期间,彭宇行还看望慰问了援藏医务工作者阴崇刚。挂任维古中心卫生院副院长的阴崇刚,当天正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指导工作。在到达黑水的第二天就奔赴卫生院,阴崇刚连续工作15天,将维古中心卫生院的日门诊量从几名患者提高到了30多名患者,一度出现了患者排队就医的场面。得知这一情况后,彭宇行非常高兴,希望他再接再厉,为更多藏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

    “援藏干部人才是内江与黑水的友好使者

    责任,在援藏的接力中彰显;品质,在援藏的艰苦中锻炼。

    自全省“千名干部人才援助藏区行动”实施以来,我市坚持“输血式”扶持与“改造式”开发有机结合,既注重物资援助,更注重智力援助、技术援助,先后选派了三批100余名援藏干部人才到黑水开展工作。

    目前,我市已圆满完成了前两批援藏任务,第三批21名干部人才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已较快地熟悉了藏区情况,转换了角色,理清了思路,适应了工作岗位,援藏工作正有序开展。

    彭宇行一行专程来到援藏干部人才驻地,看望慰问第三批21名援藏干部人才,并参观了大家的学习和生活场所。

    “你们是内江与黑水的友好使者。”看望慰问中,彭宇行与援藏干部人才一一亲切握手,勉励大家继续发扬援藏干部人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守纪律”的优良传统,确保圆满完成好各项援藏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这是内江与黑水的共同愿望。

    “黑水充满生机和希望!”彭宇行希望援藏干部人才为黑水奉献青春和才华,为黑水发展注入内江“正能量”。特别是围绕藏区发展所需、群众所盼,着力强化技术援助,组织协调医疗、交通、建设、教育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赴黑水开展服务和传帮带,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深化交通物流设施建设、文化旅游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努力把阿坝州、黑水县的政策、资源优势与内江的人才、技术等优势更好地结合起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区域合作机制,推动两地合作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彭宇行希望大家把在藏区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方法、好作风带回内江,在建设幸福美丽内江的征程中展现才华、再立新功!

    援藏工作,架起了内江与黑水友谊的桥梁;更见证了两地之间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内江日报/记者 刘小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