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书吧免费夜读到10点

25.04.2014  08:48

  当一页页的书香,慢慢地被电脑屏幕阻隔;

  当曾经我们和家人一块去逛书店的那种恬淡,慢慢地变成了一张张的快递单,

  我们不由得问问自己,有多久没有读书了?有多久没有去书店了?

  成都商报记者 罗敏 摄影报道

  书吧档案

  地点:合江县城文化街

  开放时间:早9时~晚10时

  书目:各类实用图书5300余册

  配套设施:藤椅沙发、空调、电脑、矿泉水

  证件:不需办理

  一曲舒缓的美国乡村音乐、一张靠角落的精致藤编沙发,伴着下午慵懒的阳光……你一定以为这是某家西餐厅或咖啡屋的景致吧?其实,它也可以是一家书吧。

  位于泸州市合江县的免费书吧,从早上9时到晚上10时,不间断向公众开放,5300余册图书任由市民阅读。在刚刚过去的世界读书日,这家位于四川腹地小县城的书吧受到央视关注,成都商报记者昨日进行了实地探访。

  环境

  配4台空调 提供免费矿泉水

  该书吧名为智慧书吧,位于合江县城文化街黄金地段,有200余平方米,装修风格像一家咖啡厅。30多把藤椅沙发,有三人、双人或单人的。“县级图书馆搞12小时免费书吧、读者沙龙的,我们是第一家。”合江县图书馆馆长王俊杰有些自豪地告诉成都商报记者。

  据王俊杰介绍,书吧共有各类实用图书5300余册,含少儿读物、农技知识、文学艺术、实用工具、科技健康等,配备了7台可以上网的电脑。而合江一到夏天就像个大火炉,热得很,因此为保证清爽凉快的阅读环境,还配置了4台柜式空调,天热时会全天免费开放。王俊杰说,书吧还提供免费的桶装矿泉水,而茶水、果汁、饮料、咖啡等则需要付费。记者注意到,很多读者自带了茶杯或饮料前来。

  初衷

  让读者下班后能读上书

  据王俊杰介绍,合江县图书馆从去年底开始酝酿免费书吧。他表示,合江县图书馆阅览室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总数超过20万册,但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是行政管理模式,“我们上班,读者在上班;读者下班想读书了,我们却下班了。”而智慧书吧每天上午9时开放,至晚上10时才关门。“如果读者没有走,我们就得延迟关门,不会赶读者走。

  “我们的书吧免费,随时都可以来看书。”昨晚8时许,一位女士走进书吧,问是不是要办读书卡或交押金才能读书。王俊杰的回应让这位女士有点吃惊。

  资金

  省市支持40万建设经费

  “以前出租门面,每年有10万元的收入。”王俊杰说,当地政府出面将门面收回来,交给图书馆办书吧。同时,他们经向四川省和泸州市两级文化部门申请,落实了40万元建设经费,就这样把书吧开了起来。

  为了保证书吧正常运转,合江县图书馆又聘请了两名临时工作人员工。王俊杰告诉记者,书吧每年至少要10万元才能维持开销,“没有经费来源,我们就从中央拨付的‘文化共享及图书馆免费开放专项经费’中节约出钱来。

  运行现状

  每天接待百余人次

  周末翻倍

  书吧试运行才1个月,很多合江人其实还不知道有个免费书吧。“现在正常的接待人数每天只有100余人次,周末会翻倍。随着时间推移,相信来看书的人会越来越多”,合江县图书馆馆长王俊杰说。

  记者探访

  哪些人来读书

  其实,王俊杰本人也是书吧的常客。他的爱人在泸州市区工作,因此他大部分下班时间都泡在书吧里,到书吧关门前才慢慢散步回家。而在傍晚后,三三两两的读者陆续走进书吧,上到老人,下到孩子。

  退休老人:

  我也玩微博 但纸质书才有感觉

  昨日下午4:00,68岁的石国安拿着茶杯,准时来到智慧书吧,开始一下午的阅读生活。

  石国安是一名退休项目经理。他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自己也玩微信、微博。“但是手机阅读始终觉得缺少点东西,还是纸质书才有读书的感觉。”石国安说,自从该书吧开放后,他就鼓励老朋友们都来读书。石国安说他文化水平不高,喜欢看些时政和历史方面的书籍,“自从书吧开放,我每天都会来一趟。

  小学生:

  奶奶让我做家务 我躲在书吧看书

  4时30分,合江县红卫小学五年级学生曾维财和连钱友一前一后走进来,在少儿类书柜前开始挑选自己中意的图书。最终,两个孩子分别挑了不同版本的《西游记》,找了个靠窗的位置静静阅读。

  “我把家里的书都看完了,买新书又很贵。这里书多,环境又好,我放学就直接来看书。”曾维财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喜欢看文学书,书吧开放这1个月里,他已经看完了《水浒传》。“我要在这个学期把四大名著看完”,曾维财说,他每天下午在书吧看1小时,而且是瞒着家里人。“奶奶让我早点回家做家务,我就说放学迟,其实是躲在书吧里看书。

  作家:

  每周至少来一晚 跟在家一样

  晚7时30分,合江县文化体育局局长、作家龙启权独自来到书吧,找到他尚未看完的诗歌合集,在看书的同时还不忘笔记。龙启权告诉记者,他每周至少会有一晚来看书,而其他时间只要没有特殊安排,也会到书吧来看书。龙启权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因为书吧从早上一直开放到晚上,和在家读书一样方便,不受时间上的限制,读者需要而书吧又没有的书,书吧还会收集意见及时购买。

  新闻速评

  城市精神地标,

  不仅是一家书店,还是一种传承

  一家书店,能否承载城市精神地标之重?

  对此,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评论说,“倡导全民阅读”已经写进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而强调一个城市的“精神地标”是对近些年来很多城市盖摩天大楼的一个重要提醒和反弹。

  什么叫精神地标?那是一个城市长期的追求,像北京的人艺剧场,以前的王府井书店……或当你在兰州,如果路过《读者》编辑部的话,你会觉得,这是影响了几代人成长的重要记忆。因此精神地标需要慢条斯理地去传承,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和精神的追求,不仅仅是书店,有很多层面。据央视《新闻1+1》

原标题: 县城书吧免费夜读到1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