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伴今生 快乐随行

04.12.2013  15:59

  细雨绵绵,丝丝凉意,当我的手伸向脸庞挠起被风吹乱的两鬓的发丝时,抬头看见那正在飘零的树叶,想起了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吟唱出千古经典,流芳百世。是什么让他在萧瑟中找到希望?乐观的心态?丰厚的人生历练?或是或不是。然而能淋漓尽致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离不开他渊博的学识,开阔的眼界,高尚的情操,而这些都离不开读书!于是我明白,人因读书而境界不同,读书能使我们充分的表露自己的思想,读书能使我们的灵魂得到升华。

  书给人以启发,以教益,特别是在学以致用中,它能让我们思考并智慧着,它能让我们的思想与时代合拍,成为一个与时俱进的思想者和开拓者。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我的启蒙著,“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被书中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了,当主人公保尔遇到挫折,迎接挑战时,我心里也充满紧张和期待。我能感受到保尔内心深处刻骨的挣扎,是那么的真切!看完这本书我震撼了,对生活,对自己的认识也分明了。书中每一个情节让人寻味儿,被文字带领到书中的世界,脑子里总是浮现出书中情景的画面,对故事的结局有无数种可能的假设。

  当我们看完一本书沉思时,他人的得与失、成与败,王朝的兴与衰、荣与灭,留给我们多少思考与启迪?读书,不仅让我们学会了扬弃吸收,学会了辨证思维,还懂得了:人生不能只求进而忘了必要的退,进退之间是一种哲学;人生不能只求得而忘了必要的失,得失之间是一种境界。读书的过程是一段令人愉悦的旅程。

  书中故事的启发能触动我们的心弦、能培养我们的信心、同时怡养性情。当我们心情不好或是精神涣散的时候,可以拿书中故事的启迪来激励自己。当我们情绪失控或失态的时候,可以想到读书时忘却自我的那种静怡。

  至今,我常爱翻开的还是托尔斯泰的《复活》,虽然从头到尾我已经看了多遍,或许某个时候翻开它并是为了看内容,一打开书本仿佛闻到墨香,顿时自己就平静了下来。起初我通俗地理解为《复活》就是死去的人再一次获得生命,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种事。看完之后,明白精神是肉体的支柱,有些人虽然活在世上,却只是行尸走肉,受人唾骂。相反之,有的人虽已死去百年,却永存于世,受到世人的敬仰。在堕落的人群中,也有重新“洗清”自我的人。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我真正的理解到这本书中宣扬的还有道德自我完善这个观念,之后这种观念再次引导了我的方向,我学会了用严格的尺度审视自己的心灵,同时也用目光审视周围人们的道德。

  读书让我们明礼、自重、自信、自励,可以矫正我们的过失,从而吸取正能量,重新上路。通过广泛阅读让我们有着更坚定而正确的生活态度,不论成功与否,幸或不幸,都可以做到“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变形”,谨守做人的正直与尊严,保持积极的态度与信心。

  当下,我们整天忙碌于工作、家庭、生活之间,已经没有学生时代那样多的闲暇去翻阅图书,常用的也是一些工具书和职场专业相关书籍,若要查阅资料就上百度,了解时事就看一些网络新闻、微博、以及论坛。出门在外手机就是我们上网的主流工具,感觉现在的市场已经被网络主导了,但灵魂所触及的东西无论多高端科技还是无法替代。比如,作为一个读者来说,享受在书架间漫步,随手取下、翻开便能够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这种满盈着书香的喜悦与满足,绝非网络所能给予的。

  以前我在书中看到了社会百态,所记录的东西是先者们悟出来的真谛用笔墨传承了下来,成了今天的名著,有无数的拜读者,触及了每一个读者的内心世界。而今是在社会中看书,因为我们总是欠缺太多东西,身边的每一人及每件事都有值得我们学习之处,同时树立了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如一本书,一本充满故事而无字的书。身边的同事、朋友、老师以及同学都是我们阅读可选的一本好书,向他人学习,不断完善自我。

  读书是快乐的,可以了解大千世界,吸取文化精髓。在书中我们最大的收获是确立我们的思维导向,提高道德修养。读书的快乐,对我们来说,当起而行事,而非坐而论道,行者其乐无穷。书伴今生,快乐随行!(王婧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