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挂牌“中国散文之乡” 贾平凹舒婷阿来等领散文奖

20.08.2015  11:51

四川在线消息 (四川日报记者 袁丽霞) 8月20日,眉山被中国散文学会成功授牌为“中国散文之乡”。作为今年该市“文化立市”重点文化工程,“中国散文之乡”的成功创建将有利于更好地扶持该市散文创作,培育文化品牌。

眉山散文传统源远流长。西晋时眉山文学家李密代表作《陈情表》流传至今。“唐宋散文八大家”中,眉山苏轼、苏洵、苏辙占有三席。其中,苏轼以其卓越的成就,被誉为“千古第一文人”。清代散文名篇《为学》的作者彭端淑为眉山人。眉山2000年建区设市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大力扶持散文创作。该市现有国家、省市级作家协会和散文学会会员近300人,散文作家出版个人文学专著170余部,公开发表4000余万字,创作成果丰硕。

当天,还举行了第六届(2014)“在场主义散文奖”颁奖仪式,“在场主义散文奖”奖金30万空缺,邵燕祥、阿来、张新颖3人为提名奖,奖金各3万,贾平凹、舒婷等11篇单篇获奖,奖金各1万。

“在场主义散文奖”于2010年设立,面向整个华语散文写作,总奖金50万元人民币,年度单部作品奖30万元,被誉为“华语散文民间第一大奖”,组织者为眉山市散文学会。该奖以散文性和在场精神为评判作品价值尺度,坚持民间性、独立性、文学性和权威性。

小知识>>>

在场主义

创立于2008年3月8日,由周闻道为首发起,由周伦佑建构散文理论的中国当代第一个自觉的散文写作流派。在场主义的出现,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又一个重大的开端性事件。具有改写中国三千年散文观念的重要意义。

在场主义散文奖

      以振兴散文为己任的“在场主义散文奖”2010年5日在京宣告设立。其年度大奖奖金高达30万元,创下迄今为止中国文学界单项奖的最高纪录。 

      “在场主义”强调的是散文创作的“精神性、介入性、当下性、自由性、发现性”。而“在场主义散文奖”的宗旨则是“推动散文创作、发展和创新,激励、发现和培养散文人才,重构文学价值,捍卫文学尊严,引领二十一世纪汉语散文发展趋向。”

      “在场主义散文奖”为年度奖,每年度的申报截止到3月份,今年为6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