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探索乡村旅游精准扶贫 筹建50个扶贫示范区

06.04.2017  20:02

 

  时代更替、经济发展,“爱心、公益”依旧是不变的主旋律。近日,“秀美四川·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刷爆了许多上班族的朋友圈,随着越来越多热衷公益、乐于奉献的社会团体及个人的积极参与,一股“爱心捐赠、公益扶贫”的热潮在四川迅速升温。

  “秀美四川·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由四川省扶贫基金会与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人力资源报社等单位联合发起,以国家旅游局《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指南,整合相关乡村的旅游、文化、民俗、农产、工匠等生态资源,通过乡村旅游、文化传承、电子商务等形式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是对新型扶贫发展之路的一次探索。

   四大策略探索新型扶贫

  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率先探索出“投、帮、扶、孵”的新型扶贫策略: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并不单是社会扶贫资金的投入,更重要的是扶贫产业中的理念、技术、模式、服务、信息、营销和资金等多方面的综合投入。

   ——政策上帮扶、技术帮扶、管理帮扶、信息帮扶、运营方式帮扶,全方位地带动乡村扶贫产业的有序发展。

   ——在项目建设及平稳营运后,前期帮扶团队逐步的转变角色,在管理水平、服务理念、经营思路上得到提升的农民走上一线的经营团队,扶助团队将重心转移到后续服务,品牌管理及人员培训等工作上,利用优质电商平台资源为项目做好市场开拓、产品升级、资源互换等工作。

   ——“秀美四川·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的宗旨是带动当地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提升,推进当地集体经济发展,提高村民收入,帮助贫困户脱贫。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作为政策载体,以双创基地作为具体执行机构,为村民及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创业指导和各项技能培训,充分掌握创业技能和管理模式后,协助村民落实有关创业优惠政策,帮助村民自主创新创业,以点带面模式推进大众创业、旅游扶贫的发展目标。

   三大成效建设美丽乡村

  “秀美四川·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的推进,旨在取得引领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就业和改善乡村环境三大成效,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引领产业发展 ——项目将通过点带面的方式为区域乡村旅游产业起到旗帜标杆作用,并通过专业团队培训大量乡村旅游经营与管理人才,提升区域乡村旅游升级,大量吸收当地群众致富就业。通过区域乡村旅游资源整合与乡村旅游合作社模式将当地旅游资源团结整合起来,通过统一的品牌运作与金融扶持达到积小为大,变个体为整体品牌的乡村景区化发展道路。

   促进就业扶贫 ——项目的推进可在短期内大量的吸纳和解决贫困人口和贫困户的数量,项目实施完成后将为当地群众带来大量的工作岗位。每个双创基地预计需要工作人员30人左右,每个示范点需要工作人员3到4人左右,每个扶贫示范区预计开发建设1个双创基地和20个示范点,预计可以提供100人的工作岗位;同时示范区内村民自主创业经营的农家乐等项目也可以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通过就业增加村民及贫困人口的收入,实现乡村贫困人口真正意义上的脱贫。

   改善乡村环境 ——项目建设完成后必将带来的是乡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完善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能够不断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一种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融洽,使广大农民产生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减缓社会矛盾和冲突。

   集思聚力筹建50个扶贫示范区

  “秀美四川·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于2016年7月正式启动以来,选取乡村旅游作为扶贫切入点,对合作的乡村进行整体的旅游规划设计,在规划范围内设立“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根据规划先期建设或改造一个乡村“双创基地”、支持当地群众改造或建设“创业示范点”、乡村农家乐的提档升级,并帮助“示范区”品牌化运作、连锁化经营、统一宣传、统一管理,同步帮助当地建立起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等,以此起到产业带动作用,吸引外出村民返乡创业,带动当地村民参与、社会各界力量加入。项目将合理利用乡村闲置资源,有效的将政府、集体和村民的闲置资源变为致富、创富的优质资源。

  据介绍,为了更好地打赢扶贫攻坚的硬仗,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扶贫政策,四川省扶贫基金会下一步将联合社会各界团体和个人,开展一系列“爱心公益伙伴活动”,与川内名企、上市企业、社会团体、学术机构等具有乡情的团体或个人进行一系列公益合作,保障项目后期运营,提高农民的实际能力和收入水平,引导“消费扶贫”的理念,使项目的扶贫效果具有可持续性和延展性,共同为扶贫工作尽到一份社会责任。前期项目将在成都周边先行试点展开,逐步辐射全省贫困地区,计划到2020年在省内建成50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 记者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