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乡村振兴 通威集团书写生动答卷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6日电 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吹响了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乡村振兴篇的嘹亮号角。中国广大民营企业也以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参与进这一伟大进程中,通威集团正是其中之一。
通威集团是深耕绿色农业、绿色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的大型跨国集团公司,现已拥有遍布全国各地及海外地区的300余家分、子公司,员工近5万人,目前已打造出水产饲料、高纯晶硅、高效电池三大全球龙头。2021年,通威股份市值最高超2800亿元,通威品牌价值近1500亿元。通威集团光伏智造已经延伸到其他产业中,以“渔光一体”创新模式为主的“光伏+农业”实现广泛应用,为乡村的发展提供了新路径。通威集团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助推乡村振兴的民企答卷。
通威江苏泗洪“渔光一体”基地。(通威供图)首创“渔光一体”模式 “光伏+农业”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在位于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周边的兴国寺水库,620余亩水面上光伏组件整齐排列,吸收太阳能,源源不断产出清洁电力,波光粼粼的水面下,肥美的养殖鱼欢快游动……
上述场景发生在通威四川西昌“渔光一体”基地,是四川省首个“渔光一体”项目。这种将光伏发电与现代渔业高效协同的发展模式由通威集团首创,实现了“渔、电、环保”三丰收。
目前,通威集团正在全国各地推广和建立“渔光一体”基地,优质清洁的光伏电力源源不断惠及千家万户的同时,也促进了光伏产业与乡村的融合发展,为新时代光伏产业参与乡村振兴探索新的可能。通威四川西昌“渔光一体”电站站长罗虎介绍,园区包括光伏发电场区、管理控制区、渔业养殖区等。基地规划打造水上进行光伏发电,水下进行渔业现代化养殖,鱼粪回收进行水生作物有机种植,再利用有机种植带动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循环经济模式。
这一创新的绿色环保模式也受到了各地政府的欢迎。在西昌市发改经信局副局长李世杰看来,将光伏能源产业与种养殖业相结合是一种创新,也实现了资源的节约。
就传统光伏能源产业而言,安装了光伏组件的土地很难另作他用,但“光伏+种养殖”的模式通过空间的有效规划,最大化利用了土地资源,提升了土地产值。
数据显示,通威“渔光一体”为核心的光伏电站目前已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区),电站并网规模超过2.8GW。
“关于乡村振兴、农业的整体升级换代,就是要把这篇文章做够,可以成片、系统地推动一个地方在三农的一二三产融合,提升二三产业比重。”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此前曾这样讲述通威的“初心”。
实际上,通威推动光伏产业与三农融合的历程,可以追溯至2007年。当年,刘汉元在国内首次提出“光伏扶贫”概念,并率先捐资5000万元人民币设立“思源·阳光计划”。在多年的扶贫过程中,通威发现,依托贫困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及日照充足的优势,在贫困地区积极推广光伏扶贫工程,不仅真正让贫困户月月有收入、年年有经济来源,还可以真正解决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期的经济发展问题,为乡村产业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全面布局清洁能源产业 科技“打底”推动乡村振兴
不论是企业发展还是助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通威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关键“一招”。从2006年进军光伏领域,经过10余年的稳健发展,通威已成长为全球高纯晶硅和高效太阳能电池片领域的领先企业。
实际上,在新能源方面,通威已成为拥有从上游高纯晶硅生产、中游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到终端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营的垂直一体化光伏企业,形成了完整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新能源产业链条。截至2021年底,通威旗下永祥股份已拥有云南保
山、内蒙古包头、四川乐山三大基地,已打造出全球单体规模大、综合能耗低、技术集成新、品质优的智能制造生产线,高纯晶硅产能规模达到18万吨,产能和市占率全球第一。在电池片领域,通威太阳能拥有合肥、成都、眉山、金堂四大基地,电池产能超40GW,连续6年成为全球产能规模和出货量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的太阳能电池企业。
正如刘汉元曾表示,在通威,研发金额无上限。这是通威坚持以创新驱动、标准引领来实现企业的绿色发展理念,更凸显了通威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坚定决心。
迈入新征程,通威与乡村振兴战略同频共振,赋能升级“渔光一体”基地,将其打造为集新渔业、新能源、新农村为一体的三新产业园,并辐射周边的三产融合产业集群——“渔光小镇”。刘汉元表示,对成片项目环境的打造,加上垂钓业、旅游业的适当引导,可以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渔光小镇’一二三产业链完整,且规模巨大,将在乡村振兴中扮演重要角色,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完)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