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咋个美丽 南充逾千名乡镇干部学“通用语言”

28.10.2015  10:27

  华西城市读本讯(记者 蒋冬梅)乡村美不美,国家有标准。10月26日上午,全国最大规模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培训会在南充举行。“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办”主任魏玉栋,浙江省质监局标准化处副处长、《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标准第一起草人郑勤对来自南充市农工系统、质监系统及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村建所长共1000余人进行了集中培训。

  9大类标准

  规范美丽乡村建设

  今年4月29日,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发布《美丽乡村建设指南》,作为引导和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技术法规(规范),于6月1日起实施。

  该指南制定的国家标准涉及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基层组织、长效管理等9个大类,以“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创建目标,突出了普适性、指导性、引领性、实用性、兼容性等特点,统筹考虑各地需求,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要素进行了统一规范。

  该标准采取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汇集了财政、环保、住建、农业等行业部委的相关工作要求,明确了美丽乡村建设在总体方向和基本要求上的“最大公约数”,在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规定了21项量化指标和硬性要求,就美丽乡村建设给予了目标性指导。

  在村庄建设方面,要求按规划执行,在保持和延续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倡导建设绿色农房;村主干道建设要求路面硬化率达到100%等要求。

  个性化发展

  预留自由发挥空间

  该标准对乡村个性化发展预留了自由发挥空间,要求在共性中求个性,不搞“一 刀切”,不来“齐步走”,鼓励各地根据乡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创新发展。

  据南充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科科长张宏介绍,此次出台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突出了生态优先和可操作性,并以村民为主题,着力保障村民的参与权,围绕他们的需求去开展建设,时刻关注和提升他们的满意度,这一理念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全过程。

  在产业扶持、基础设施、环境整治、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等方面,突出了“政府引导”,政府的引导性投入要占大头。

  据了解,南充市力争到2020年建成村美民富的聚居点5600个、农户聚居度达75%的新农村综合体100个。此次国家标准的出台实施,让南充的新村建设有了明确的考核目标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