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遇上“青黄不接” 农村基层医疗“薪火”如何传承

17.02.2016  10:09

  乡村医生遇上“青黄不接”

  2月15日,平武县旧堡羌族乡宝竹村。65岁的乡村医生杜德义关上村卫生室的大门,背上药箱慢慢踱上山路,准备去几户慢性病患者家里回访。

  地处秦巴山区的平武、北川两县地广人稀、天高地阔。以旧堡羌族乡为例,从宝竹村到乡镇卫生院,走路要5个小时,因此,“就近”的乡村医生,在当地医疗服务当中尤为关键。

  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近年来平武县新建了223个村卫生室,设施设备齐全,但很多新设备却不得不闲置——学习和掌握新技能,对于平均年龄近59岁的乡村医生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月11日,绵阳市正式出台文件,从养老保障、退出和引入机制方面入手,计划通过5年时间,推进乡村医生队伍的平稳更替,将农村基层医疗的“薪火”传承下去。

  □本报记者 祖明远 邹俊川

   困境

  没养老保障 老村医不敢“退休”

  截至2015年底,绵阳共有村卫生室从业人员4139人,平均年龄高达58岁,其中65岁以上的就有1078人,70多岁仍坚持行医的也大有人在。

  本该退休享受生活的年龄,为何还在行医?杜德义也有自己的苦衷。乡村医生这个职业脱胎于上世纪中叶,很多人都是“赤脚医生”——未经正规医疗训练、仍持农业户口的“半农半医”人员。

  因为个体经营、自负盈亏,乡村医生往往收入微薄,缺少提升设备和医疗技能的实力。最关键的是,因为缺乏养老保障,坚持行医成为他们生活费的重要来源。“但只要干得动,还是得干下去,毕竟一年还是有2-3万元的收入。”杜德义说。

  这造成了提升农村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的“死结”:一方面,上了年纪的乡村医生不敢退休;另一方面,许多新的医疗设备、技术也难以在基层得到应用。

  以健康管理工作为例,根据基层卫生医疗服务的要求,乡村医生要负责全村慢病防治等健康管理工作,将定期回访的数据录入电脑,但这件事,不少乡村医生都喊“做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