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乡乐至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 获评省先进

02.07.2015  22:36

    中新四川网7月2日电 (张虎吴晓君高寒)记者2日从乐至获悉,自2007年以来,帅乡乐至县在有限的耕地面积里,粮食生产总量却实现了“八连增”,被评为全省三农工作建设先进县。
  地处川中丘陵区,占沱、涪两江分水岭,曾经十年九旱的乐至县,是如何续写粮食生产“乐至传奇”的呢?
  “好政策”提升种粮信心
  5月12日,乐至县印发《关于下达2014年县本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资金的通知》,对2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82户家庭农场发放扶持资金200万元。
  “现在的政策好,除了良种、综合直补外,种粮不仅有技术指导,还能额外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种粮信心更足、更有盼头。”当知道自己能获得5000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时,回澜镇一家庭农场主笑着说。
  地处川中丘陵区,占沱、涪两江分水岭,曾经十年九旱的乐至县在粮食生产上显得“先天不足”。近年来,县域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这又让粮食生产显得“后续乏力”,群众种粮积极性略有降低。
  如何克服“先天不足”,提振全县群众种粮信心,确保粮食生产稳产增产?乐至县委、县政府在形成全县粮食生产合力上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
  强化责任主体。该县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强化了粮食生产领导小组,明确乡镇是粮食生产的责任主体,乡镇书记、乡镇长是第一责任人,把粮食稳产增产工作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放在心上,亲自抓、亲自推、亲自督。县级领导、乡镇党政“一把手”还亲赴一线现场办公,帮助解决粮食生产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全县上下形成了粮食生产稳产增产的合力。
  落实惠民政策。“谁种补谁”、“多种多补”、“优种再补”……去年,乐至县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始终严格落实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及时将良种补贴足额发放到农户手中,同时还印发《乐至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办法》。2014年,全年累计发放补贴资金9473.52万元,其中良种补贴1198.52万元、农资综合直补7119万元、粮食直补789万元、农机购置补贴280万元、种粮大户补贴87万元。
  深化综合改革。改革是促进稳产增产的动力源泉,乐至县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并试点推进“七权同确”;规范推进农村土地等资源流转;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促成金融机构和农业企业有效对接,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硬基础”扩大种植面积
  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水汩汩流、苗油旺旺,群众在便民道上往来有序……走进位于盛池乡和中和场镇的“乐至县2013年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水稻)示范区”,粮食生产的勃勃生机不由迎面而来。
  “这还得感谢项目所兴修的水利设施,要不然我们这么平坦的土地只有丢荒咯。”盛池乡百担丘村村民陈祖军说,“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好政策是催化剂,好基础才是硬道理。
  按照“一路二水三产业四民居五增收”目标,乐至县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依托地形,打破乡镇、村组地域界限,联合区块思考发展方向、明确发展定位,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做到集中、连片开发。
  项目支撑农田水利建设。乐至县充分整合现代农业项目、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小农水项目资金,综合建设高标准农田,着重建设提灌站、堰塘、蓄水池、水渠、便民道等硬件,达到“适宜老百姓生产生活”的目的。
  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乐至充分尊重并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规划方案“民议”、建设内容“民晓”、工程建设“民主”、工程质量“民管”、资金使用“民审”……一系列的举措使得农田水利建设热潮在帅乡大地铺展开来。
  2014年,全县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建成高标准农田10034亩,规范调整田形6700亩,新建渠系9.9公里,修建田间生产便道127.7公里,机耕便民道402公里,维修、改造、新建提灌站158座,改善灌面10034亩,形成了“引、蓄、排、灌”协调统一的农田灌溉体系和较完善的田间生产路网。
  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大大提升了农田排灌能力、耕地生产能力、农机作业能力。2014年,全县在童家、宝林、中天、孔雀等乡镇建立小麦、油菜、玉米、水稻、大豆5大作物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1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更是达到了126.01万亩。
  如今,“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的田间水利网络,有力地保障了全县农业生产、新农村建设和粮食的产业发展。
  “新技术”助力粮食生产
  “现在种粮政策好,农田水利建得也好,按理说粮食产量就该高,咋还是只收得到那么点粮食呢?”该县放生乡宝鼎村6组村民蒋才花是个庄稼“老把式”,却被这个问题困惑多年。
  “耕种模式传统、粮种更新不及时、田间管理粗放导致产量想对固定,滥用化肥导致土地日益瘦弱,滥用农药导致农作物抗病能力弱。”该县农业局专家一语道出了症结所在,“在政策、水利大好的情况下,推广‘新技术’才是稳产增产的‘良方’。
  “粮食高产靠的是科技,农民持续增收离不开科技种粮。”为此,乐至县大力实施“科技兴农”、“科技引领”、“科技富民”等一系列富民战略,以科技为先导,助推优质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
  推广粮经复种模式。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千斤粮万元钱”和“吨粮田五千元”的粮经复合种植模式。其中在宝林、劳动建立“芋、玉、豆”复种示范区,示范面积500亩。亩产粮食1010公斤,亩产值6024元,实现了亩产吨粮5000元的目标,受到了示范区农户的广泛欢迎。
  推广优化配方肥和秸秆腐熟还田技术。搭建配方肥整建制推进机制,全力推广农业生产使用优化配方肥和秸秆腐熟还田技术,提升土壤有机质。2014年,全县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40万亩,配方肥推广应用面积50万亩,全年累计推广专用配方肥5036吨。
  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田间管理上,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禁止使用高度高残留农药。建立了水稻、玉米、蔬菜、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片4个,面积3.7万亩。光诱、色诱技术防治虫害面积达1万亩次以上,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的使用比例达90%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了更可靠的保证。
  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乐至深入推进农机化示范县建设,大力推广新机具新技术,补贴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1099台,推广机械化育插秧技术5万亩、机播玉米技术0.5万亩、油菜机(直)播8.2万亩、油菜机收技术0.76万亩、小麦机收技术2.5万亩,新建农机专业合作社6个。全县水稻、油菜、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1.8%。(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