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习近平的一个承诺 他来中国“取经”
原标题:因为习近平的一个承诺,他来中国“取经”
撰文 | 董鑫
这几年,中国有两项成就举世瞩目。
一是反腐,二是扶贫。
今天,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要说的是扶贫。
在去年年底,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不少外国政党领导人就表示,中国的扶贫成绩斐然,要向中国“取经”。
所谓取经,有人是“悄悄效法”,有人则是来华交流。
这不,老挝就来了。
一次地点特殊的访问
据新华社报道,6月2日下午,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率领党政高层代表团去往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
本扬说,此次考察时要学习和借鉴中国“精准扶贫”的做法和经验。而“精准扶贫”这四个字,正是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的。
在十八洞村考察座谈结束之后,陪同考察的中联部部长宋涛还向本扬赠送了以十八洞村脱贫故事为原型的电影《十八洞村》光盘,并特意指明,“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特意嘱咐我送给您的礼物。”
为什么老挝要来中国学习经验?
首先是两国有着共同的脱贫时间表。
2015年11月27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强调,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而作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老挝目前还有6%的贫困家庭,也明确了到2020年实现脱贫的目标。
其次是践行两国之间的约定。
早在2010年6月习近平以国家副主席身份访问老挝时,他们就曾在万象举行会谈,那时本扬的身份也是国家副主席。那一次会谈中,习近平说过“两国领导人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
2017年11月,习近平访问老挝。晚宴时,本扬说,老挝农业自然禀赋较好,但受困于资金和技术。习近平则回答,农业领域可以成为双方合作的重点领域,中国不仅可以帮助老挝发挥自然优势,还可以帮助更多人摆脱贫困。
在同老挝总理通伦会见时,习近平详细讲述了精准脱贫的中国经验。通伦表示,期盼中国助力老挝圆梦,习近平欣然应允。
△习近平与老挝总理通伦“走出去”扶贫
作为邻居,两国之间扶贫领域的合作一直有。
主要合作对象是广西。
一方面,理论研讨和现场考察必不可少。
2013年9月,也就是习近平去十八洞村考察前两个月,“2013老挝农村发展与减贫官员研修班”就在广西南宁市开班了。来自老挝多个相关部门的15名学员将在广西进行为期一周的学习,并与中国减贫工作者交流经验和做法。
2015年9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前两个月,应中国国际扶贫中心邀请,老挝中国扶贫工作经验研修班学员再次赴广西考察。
研讨会结束后,学员们还去往河池市都安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资源县、兴安县扶贫项目点,对专项扶贫开发、农业经营、教育、卫生、生态、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领域进行考察。
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实际合作。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出席东盟-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期间,提出了“东亚减贫合作倡议”,第一批重点合作国家有三个,柬埔寨、老挝和缅甸。
合作的基本内容是由中国政府提供主要资金和技术支持,以中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工作经验为基础,在合作国农村村级社区开展社区综合发展示范项目。
△中老减贫合作示范项目组成员和当地政府官员在象龙村实地调研其中,广西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中心是老挝部分的东亚减贫示范合作技术援助项目实施单位。广西自治区扶贫办总经济师黄灿滨说,这是中国减贫合作项目第一次“走出去”的具体实践。
根据广西日报报道,目前合作项目已完成农户种植养殖、旅游培训等共155人次,项目管理人员培训35人次,老挝能人来华培训10人次;扶持70户中低收入家庭开展种植养殖活动。
按照计划,三年内,这次中国扶贫“走出去”的实践,要让老挝两个项目示范村群众实现脱贫致富。
云南
各位看官要问了,明明与老挝接壤的是云南,为何开展扶贫合作的是广西?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来解释一下。
在2016年9月,商务部经合局和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联合开展东亚减贫示范合作项目竞争性磋商招标,广西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中心中标了老挝项目的中方项目实施单位。
这是因为他们在利用外资扶贫、国际减贫交流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突出成效。
当然,云南也不会缺席。
6月3日,在离开十八洞村之后,本扬就来到了云南昆明,与云南省委书记陈豪举行会见。
陈豪表示,云南将在加快经济社会建设、减少贫困造福人民的共同事业中互学互鉴,推动滇老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把两党两国结下的深厚友谊发扬光大。
本扬也表示,希望双方全面加强各领域互利合作,相互学习扶贫等事业的成功经验。
其实,云南的扶贫经验早已引起外国元首的注意。
2017年4月,在怒江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东边的老姆登村,迎来了一群跨越半个地球的客人——乌拉圭执政党领导人、乌拉圭广泛阵线主席哈维尔·米兰达。
△米兰达(中)他是应中联部部长宋涛邀请而来。
与中国一样,乌拉圭也正处于扶贫攻坚的关键阶段。乌拉圭有344万人口,还有约25万等待脱贫。
在老姆登村,人均收入5年增长了3倍,借助发展生态茶园、民宿旅游等特色产业实现了精准扶贫。这让米兰达很感兴趣,刚进村,一行人就直奔了茶园。
主动输出扶贫经验
酒香也怕巷子深。中国的扶贫经验到底好在哪里?
去年4月,中联部举行了一场“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精准扶贫”专题宣介会,以云南的实践为例,向访华的外国政党政要以及驻华高级外交官、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宣介了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在地方的生动实践。
宋涛在致辞中表示,从2013年到2016年,中国农村累计脱贫5564万人,积累了丰富的扶贫工作经验,探索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模式。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宋涛特别提到,中共愿与国际社会共享扶贫经验,帮助周边邻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脱贫道路。
刚刚从云南回到北京的米兰达,也向在场的400多人,分享了在怒江的所见所闻。
他还提到,在他的家乡有一个传统,人们离乡前都要喝一口当地的河水,这样无论离开多久、多远,最终都能回来。在云南考察的时候,米兰达也喝了怒江的水,他表示,以后一定会回到那里,亲眼见证怒江的新变化。
责任编辑:余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