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反腐的十大利器

15.06.2016  15:44


  习近平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指出,“腐败是社会毒瘤。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我们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是深刻总结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教训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强调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建网微平台为您梳理习近平关于反腐的十大思想和利器。
 
  1.加大权力制约
  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抓紧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2014年9月5日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抓好干部任用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
  ——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遵守“八项规定
  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讨论加强党的建设如何抓时,就想到要解决“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的问题。后来决定就抓八项规定,下口就要真正把那块吃进去、消化掉,不要这吃一嘴那吃一嘴,囫囵吞枣,最后都没有消化。我们抓住作风建设这条主线,一以贯之,步步深入。中央政治局从自身做起,形成以上率下的良好氛围。我们强调,作风建设一定要咬住“”、“”二字,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
  ——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
 
  4.坚持纠正“四风
  “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党内存在的其他问题都与这“四风”有关,或者说是这“四风”衍生出来的。“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
  ——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5.“老虎”、“苍蝇”一起打
  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6.树立“三严三实
  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2014年3月9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7.遏制特权腐败
  人民群众最痛恨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最痛恨各种特权现象,这些现象对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具杀伤力。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我们必须下最大气力解决好消极腐败问题,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2013年4月19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8.严格请示报告
  作为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涉及重大问题、重要事项时按规定向组织请示报告,这是必须遵守的规矩,也是检验一名干部合格不合格的试金石。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还是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吗?领导干部要有组织观念、程序观念,该请示的必须请示,该报告的必须报告,决不能我行我素,决不能遮遮掩掩甚至隐瞒不报。
  ——2014年1月14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
 
  9.强化巡视监督
  强化巡视监督,发挥从严治党利器作用。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明代以后有八府巡按,走到哪里,捧着尚方宝剑,八面威风。我们的巡视不是八府巡按,但必须有权威性,成为国之利器、党之利器。推动巡视向纵深发展,根本在于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
  ——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
 
  10.落实“两个责任
  有权就有责,权责要对等。无论是党委还是纪委或其他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对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进行签字背书,做到守土有责。出了问题,就要追究责任。决不允许出现底下问题成串、为官麻木不仁的现象!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更不能明哲保身。自己做了好人,但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到什么位置上了?如果一个地方腐败问题严重,有关责任人装糊涂、当好人,那就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好人!你在消极腐败现象面前当好人,在党和人民面前就当不成好人,二者不可兼得。
  ——2014年1月14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