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近日赴吉林考察具有特别意义
□华西都市报特约评论员张其佐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吉林考察时再次告诫“不能在等待中观望错失改革良机、拖延改革进程”,其意义特别重大。
一、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凸显了改革的地位和作用,需要增强而不能错失改革良机的紧迫性。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改革既是驱动力,又是方法路径。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来看,改革是贯穿始终不变的逻辑,也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具体历史实践。从全面依法治国来看,改革是齐头并进的姊妹篇,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制保障,全面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从全面从严治党来看,改革是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根本途径,而党的领导则是实现改革开放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把全面深化改革放在“四个全面”中定位,由此可以看出以习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对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的信心和決心。
二、从时间设计提出的改革总体目标任务来看,到2020年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决定性成果,这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战略必须要实现的首要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时间上又是完全相互衔接一致的,都只剩下不到6年时间(同时也是建党100周年时),这就更需要增强改革速度,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的紧迫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这意味着包括改革在内的我们所有奋斗都要聚焦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推进某个领域的改革,而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六大重大领域体制改革,从而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其任务之重,力度之大,时间之紧,都是前所未有的。时间和任务都在倒逼改革必需加速,时不待我,必需争分夺秒抢抓改革机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会如期实现。
三、从改革的难度来看,改革进入深水攻坚期,都是“难啃的骨头”,需要增强攻坚克难的紧迫性。越往后的改革都是面对攻坚期和深水区变革的历史关头,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看到新形势下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且要认清改革的艰巨性和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既要防止“极左”又要防止“极右”对改革开放的干扰。当前一些人不愿改革、害怕改革、阻挠改革,其根源就在于顾忌个人名利得失,抱着既得利益不放。为了人民的长远和根本利益,我们必需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刮骨疗伤的勇气、抓铁有痕的举措,既要冲破因循守旧、求稳怕冒、畏难推责、等待观望等思想的束缚,又要打破“国家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个人化”等利益固化的束缚,确保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奋斗目标。今天的改革,不只是为了应对挑战,更是为了把握好机遇;不只是为了短期目标,更是为了图之长远;不只是时代要求,更是历史责任。因此,必需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才能不失时机卓有成效推进重要领域改革。
四、从改革的态度和措施来看,没有任何捷径可走,需要增强必胜信心和落地见效、勇于担当的紧迫性。当前我国正处于“三期叠加阵痛期”,无为懈怠,丧失的是宝贵的发展机遇,作风漂浮,注定会一事无成,错失改革良机,从而延误改革进程。因此,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狠抓落实,勇于探索,以大胆试、大胆闯的勇气坚决破、坚决改,从而闯出一条新路。
纵观全球,变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随着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特征更加明显,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出现稳步增长,转型升级势头良好,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广阔,正在朝着长期可持续方向发展。由此可见,改革的能量不断聚合,改革的成效正不断彰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決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作者系G20与新兴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