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电马儿拟限时速20公里 以后骑“电马儿”也需“持证上路”

09.02.2014  08:33

  原标题: 电马儿拟限时速20公里     

  昨日,记者从成都市人大获悉,《成都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修订草案)》2013年经过成都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今年将进行第二次审议。

  根据《成都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成都市拟将限制“电马儿”的最高车速、整车质量。成都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透露,成都市拟对全市电动自行车进行集中登记,核发非机动车号牌、行驶证。这意味着,以后骑“电马儿”也需要“持证上路”。

近期:全市电马儿集中发牌

  《草案》提出,“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中的电动机功率等标准项目,在本市强制执行”,成都市人大代表付天力说,“依照2010年实施的电动车国家新标准,整车质量不大于40公斤、最高时速不大于20公里的电动自行车才是非机动车,超过这个范围的,就是电动摩托,应该划入机动车范畴”。这意味着,成都市拟将限制非机动车“电马儿”的最高时速不超过20公里。《草案》还提出,“须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检验合格领取非机动车号牌、行驶证后,方准在道路上行驶”,“购车15日内申请登记上牌”。

  记者从成都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办公室获悉,今年成都市将出台关于超标电动自行车的最新规范措施,近期拟实施成都市电马儿集中登记核发牌、证。

市民:时速不超20公里太慢

  “如果限制电动自行车的速度不超过20公里/小时,那跟自行车就没太大区别,”经常骑电马儿上班的成都市民徐杰认为,如果按照新国标,超过最高速度20公里/小时,超过40公斤就划入机动车的话,“上路后和风驰电掣的轿车一起跑,太危险了。

  一位卖电动车的商家告诉记者,因为电池很重,再加上其他部件,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电马儿都在40公斤以上,平均速度也超过了20公里。

  针对市民徐杰提出的意见,成都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称,《草案》将在今年4月的成都市人大常委会上进行第二次审议。提交二次审议前,我们还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继续完善,一些好的合理的意见和建议,都可能被采纳。

  华西都市报记者李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