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曝乐雅高速桥墩悬\"红砂石上\" 回应:不影响安全

31.12.2013  08:33

 
河床下降后,桥墩下部被明显冲刷、淘空。

 
河床下降后,桥墩桩基外露达2.8米。

    原标题: 乐雅高速悬在红砂石上?桥墩桩基外露,不影响安全

雅眉乐高速公司:桩基均采用钻孔浇筑,正研究措施

华西都市报:网友“平平安安990044”日前发帖:《电站一蓄水,乐雅高速让小伙伴惊呆了》。根据帖子上的图片,一些网友看图后,认为桥墩不是一体的水泥柱,而是水泥柱下垫着一块石头。引发乐雅高速桥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的争议。据雅眉乐公司工程处处长孙建华介绍,网友误解了。

乐雅高速青衣江2号大桥,密集的桥墩撑起桥面,随着枯水期水位下降,一些桥墩底部露了出来矗立在红砂岩上……

近日,一篇名为《电站一蓄水,乐雅高速让小伙伴惊呆了》的网帖牵动人心,乐雅高速桥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对此,四川雅眉乐高速公路公司回应:“红砂岩”实为桥梁桩基,其裸露不影响桥梁安全,但仍将研究采取措施,避免桩基长期受冲刷。

网帖:高速路桥墩 立在石头上

帖子中所述的桥梁,位于夹江县南安乡境内。夹江本地的“我爱夹江网”论坛,是帖子出现最早的论坛之一。本月15 日 12 时 12 分,网友“平平安安990044”发帖,内容除标题外只有“好神奇哦”等寥寥数字,但贴出的6张图片很快吸引了网友目光。

6张照片拍摄的是一组高速公路桥墩的底部。照片显示,枯水期的江面上,大片河滩和桥墩裸露在外。其中,个别桥墩的底部,看起来像在红色的砂岩上。而靠近水流的一个桥墩,底部更是被严重淘空,导致上方的水泥面四分五裂,部分脱落并掉入水中。

该网帖很快被转载到其他论坛、QQ群和微博。一些网友看图后,认为桥墩不是一体的水泥柱,而是水泥柱下垫着一块石头,质疑该大桥为“豆腐渣”工程。

探访:不是红砂石 是桥墩桩基

今年9月12日,乐雅高速全线通车,距今仅3个多月。27日下午,华西都市报记者实地探访。经过现场反复对比发现,帖子中所述桥梁为乐雅高速青衣江2号大桥,位于南安乡丁字村4组境内。帖子里附的照片,为该大桥的55、56、57号桥墩,其中靠近水流、外露最多的是57号桥墩。

现场看到的情形与网帖中的照片相差无几。但记者近距离观察、触摸发现,桥墩最底部并非石块,而是由水泥、粘土、石头等浇筑而成的桩基,只是因其含有粘土、颜色偏红,易被认为是红砂岩。

附近多位村民说,桥梁修建时,他们曾去打零工。“桩基都是打孔浇筑,打到地下几十米深,怎么会是立在石头上?”村民们说,“如果真那么悬,我们还敢住在这里?

回应:桩基虽外露 但桥很安全

青衣江2号大桥的个别桥墩确实存在桩基外露的现象。”据雅眉乐公司工程处处长孙建华介绍,在本月14日的养护例行巡查中,公司便发现了桩基外露的情况。29日下午,公司技术人员再次前往实地查看,发现最多的57号桥墩桩基外露达2.8米,54、55、46号桥墩桩基不同程度外露。

尽管外表触目惊心,但孙建华一再强调,这并不影响桥梁安全。据介绍,乐雅高速沿线桥梁的桩基,均采用钻孔浇筑的方式建设,钻孔深入地面10多米到30多米不等。以57号桥墩桩基为例,深入河床以下21米,其中13米嵌入基岩。他表示,从设计到施工,整个过程科学规范、保质保量,工程也顺利通过了验收。

被网友误解,是吃了外观的亏。”孙建华表示,桩基在浇筑过程中,为更好与周围环境融合,一般会使用一定量的粘土,这使得其外表偏土红色,且因其一般埋在地下,对其外观要求不高,不如桥墩那样光滑、规整。

进展:将采取措施 免长期冲刷

造成桩基外露的直接原因是河床下降。而造成河床下降的原因,孙建华认为应有两种,一种是河水长期冲刷,一种是在河道附近采石、采沙。于是本月14日发现桩基外露后,雅眉乐公司与地方政府进行了沟通,希望加强对桥梁附近200米范围内非法采沙行为的打击力度。

但夹江县水务局局长翟红利否认了采沙导致河床下降的说法。“最近两年,都没有批准过在该段河道采沙,对非法开采则一直持高压态势。”翟红利说,大桥附近唯一的丁字砂石场,在桥梁建设前就按规定停止开采了。翟红利认为,河床变化主要是流水冲刷,以及上游电站蓄水后河道发生变化所致。

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能继续让桩基外露。”孙建华说,时间长了会增加不确定性,“比如,上游飘来重物,撞到桩基可能危及安全。”为此,公司已请设计方做方案,避免桥墩桩基长期外露受到冲刷。华西都市报记者丁伟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