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绣出彝家新生活

31.05.2015  17:52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凉山彝族手工刺绣”一直备受大众关注。目前,我市彝绣产业发展现状如何?今后还将如何发展?近日,记者采访了市妇联副主席陈红骏。

 

陈红骏表示,近年来,市妇联落实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小凉山彝绣作为妇联参与彝区扶贫开发、促进妇女发展的重要抓手”的要求,组织引导妇女大力发展“小凉山彝族手工刺绣”,推动彝绣发展与实施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建设千亿文旅产业、促进妇女居家灵活就业“三结合”,取得了文化传承、产业发展、妇女就业“三统一”的初步效果,在不久前在我市召开的2015亚太旅游协会年会上,彝绣产品还受到了参会外宾好评。

 

一千多年来,“小凉山彝绣”都是自产自用,所以市场化程度低、销售范围窄的特点较为明显。鉴于此,我市将彝绣作为一项重要产业,与建设千亿文旅产业相融合,积极进行产业培育,带动“小凉山彝绣”做大做强、活态传承。将金口河、峨边、马边确定为全市彝绣产业核心发展区,从企业发展、产业融合、人才培养、龙头扶持等方面制定五年规划及扶持政策,同时,在继承彝绣传统元素的基础上,结合乐山旅游文化特点,引入成都盛世文锦、绣兰道等公司进行企地合作,对彝绣进行产品研发,开发设计一批全新的彝绣绣片,融入部分现代流行元素,增添了峨眉灵猴、乐山风光、市花海棠等特色图案,拓宽了产品市场。在核心发展区,我市还规划设置了“彝绣文化传习基地”,在峨边黑竹沟等地建立刺绣工作室,组织编写《彝绣发展史》,成立了“峨边黑竹沟彝家情手工刺绣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基地+妇女”“专合组织+妇女”的彝绣生产模式。

 

接下来,我市还将进一步推动彝绣技能培训,培养彝绣传人;并以市场为导向、为拉动,创建彝绣品牌、推出彝绣产品,将彝绣产业做强做大,帮助“小凉山彝绣”扩大市场影响、开拓市场空间,让手工刺绣为居家妇女提供一条创业之路、打开一扇就业之门。(乐山日报记者 谭大联 张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