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特色畜牧助彝区百姓脱贫
站在金口河区和平彝族乡迎春村彝家新寨的观景台往下看,半山上一排蓝色的屋顶特别引人注目,那是迎春村村民黎科明和罗回村村民康克军合伙建设的养鸡场。
2007年,黎科明和康克军在迎春村半山建起了蛋鸡养殖场,从最初的1000只鸡发展到现在的30000只鸡,黎科明和康克军一路摸爬滚打,以“滚雪球”的形式经营着蛋鸡养殖场。2013年,迎春蛋鸡养殖场被评为“蛋鸡标准化示范场”。今年,养殖场启动了扩建计划,不仅要扩大养殖规模,还要建设有机复合肥厂,让鸡粪变废为宝,产生新的经济效益。
“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各级畜牧部门的大力支持。”谈起蛋鸡养殖场的发展,黎科明感慨地说,“政府不仅给我们建新寨,还帮助我们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在养殖场发展过程中,畜牧局给我们联系了贴息贷款,帮我们度过了困难时期;还在疫病防治、养殖技术等方面对我们进行定期培训,指导我们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帮我们通过发展产业过上了好日子。”
住上好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彝家新寨建设,产业支撑是基础。我市畜牧部门深谙这个道理,为了切实抓好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畜牧产业扶贫攻坚工作,市畜牧局结合“两县一区”畜牧生产实际,提出培育主导产业,打造特色产业。把大力发展林下养鸡、生态土蛋鸡、彝区跑山猪、野猪家养、有机牛羊等作为主攻方向。在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发展专合组织带动产业发展、新建联建养殖小区带动产业发展、打造优质品牌带动产业发展、强化培训指导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下功夫,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借畜还畜、提取再发展基金、或把国家补助变成合作社社员股份等方式,探索创新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4种畜牧产业扶贫发展新模式和新机制。
龙头企业马边金凉山公司选择信得过、有养殖能力的农户签订寄养合同。母猪产仔后,公司按产仔数进行仔猪回收,标准为借一还二,其余仔猪归饲养户所有。这种“寄养分成”的养殖模式,既解决了贫困户发展生猪养殖资金短缺的难题,也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还为贫困户提供了仔猪来源,是促进大户奔小康、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好模式,也是推动该县规模养殖再上新台阶的有效途径。
马边“彝家香”食品有限公司与有机禽蛋养殖户签订养殖合同,对养殖户实行“三包二保”,即包鸡苗供应、包饲料供应、包技术服务,保证高于市场价回收,保证养殖户利润,使养殖户吃上了“定心丸”,调动了群众的养殖积极性。
据不完全统计,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彝家新寨建设以来,“两县一区”畜牧生产性投资1.10亿元,发展畜牧业已成为“两县一区”农户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