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加快彝绣产业发展 融合再创新

07.11.2014  17:32

(图片由采访者提供)

      四川在线消息 (四川日报记者 黄里 程文雯)10月27日,记者来到位于乐山市中区泌水院文化街的嘉洲绣工艺有限公司,迎面就被一幅绣品吸引住了。漂亮的服饰,阳光在辛劳的脸庞上泛着柔和的光芒,背后是高山,脚下是溪流上的木板桥,丰富的彝家风情尽在画中。这幅绣品名为“拾柴”,画面是一位彝族妇女在山间劳作的特写,取材于马边县彝族画家曲比兴义用民间手法创作的一幅画。

        据嘉洲绣工艺有限公司工艺大师徐丁月介绍:“拾柴”的绣制过程中,融合了各种刺绣手法。特别是其中的乱针绣手法,更是技师即兴之作,我们首先是被原作赋有的彝族风情感染,然后才想到用刺绣方式来再创作。” 让人惊叹的是,经过刺绣艺人的再创作,不仅原作风貌得以保留,丝线再现的阳光与山水,还提升了原作颜料难以表达的质感。一位顾客感叹道:“相比过去看到的绣品,太有新意了。可惜这是镇店之宝,他们不卖。

        在峨边县城内的绣品店,彝绣传承人阿赫秀枝给记者介绍了一款新设计的彝族日常男装,售价200块左右,销路不错。过去彝家人节庆穿着的盛装价格一般在2000元左右,“现代人穿着,不需要太复杂的装饰,有几个符号性的标识,体现彝族风格就好。

        今年7月,乐山市政府推出《关于加快彝绣产业发展促进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的意见》讨论稿,计划在2019年建成彝绣产业核心发展区和覆盖全市的生产网络,实现相关产值5亿元,带动5万人就业。培育龙头企业,编制彝绣发展史和培训书籍等工作将相继展开。

        在马边县城,曲比兴义开设了个人文化工作室。有趣的是,他展示的工艺品中并不局限于传统的彝绣手工制品,彝族民间剌绣、十字绣、蜀绣同样被他看好。“绣法虽然不同,能够体现彝族的服饰风格就好。

        作为彝族人的服饰和家庭日常用品,彝绣走过了上千年的历史,是彝族妇女从小就会的手艺,但相比云南,彝绣的市场开发在四川还是缓慢的。与近年来,羌绣的开发比,也处于起初阶段。曲比兴义认为,后发有后发的优势,可以借鉴,还能更好的融合。“彝绣的图案还没有被市场认识,许多图案连村里的绣娘也说不明白含义,但是大家一看就知道它来自我们彝家。这就是我们的优势。与其他工艺品、刺绣技艺的任何一次嫁接都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