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乌克兰危机不过是北约遏制俄罗斯的借口

07.09.2014  17:24

北约——一个存在价值备受质疑的组织,因乌克兰危机似乎刷出了些许存在感。

5日闭幕的北约峰会被视为该组织自冷战结束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利用其认定的“俄罗斯对乌克兰局势的干预”,北约把内心默认的对手变成了“公开的敌人”。

北约在此次峰会上决定在东欧国家部署快速反应部队的先头部队,在成员国遭到攻击时给予快速支援,同时还宣布在指挥与通讯、后勤保障等领域为乌克兰提供新的援助项目。这些举措意在进一步遏制俄罗斯、打击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但其效果值得怀疑。

苏联解体后,北约内部利益分化、日渐式微,在应对诸多事务方面如今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北约一方面声称俄罗斯正在进攻乌克兰,同时又拒绝讨论乌克兰加入北约问题,而其部署快速反应部队是为了在成员国遭到攻击时给予快速支援。

在武器援助问题上,北约也未能让乌克兰政府如愿以偿。前一时期乌克兰政府军在战事中节节败退,一个月“解放”东部的目标落空。虽然冲突双方5日签署停火协议,但各方对其能否得到长期执行存有疑虑。

冷战时期,北约的存在价值是为了对抗华约。华约解散20多年来,北约延续其冷战思维,不仅一路东扩,还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俄罗斯一再警告北约勿侵犯俄核心安全利益,要求其提供反导系统不针对俄的法律保障,而北约依然我行我素,没有拿出任何行动来打消俄罗斯的疑虑。

苏联解体以来,北约不愿放弃遏制俄罗斯的政策,但又无力承受与俄正面对抗带来的高风险和代价,所以不得不拿捏分寸、谨慎行事。本次北约峰会就是这种纠结感和无力感的最佳注脚。

乌克兰危机不过是北约用来遏制俄罗斯的借口,北约不会为乌克兰两肋插刀。追根溯源,乌克兰危机是乌政府与东部民间武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造成的。无论是北约对俄罗斯的遏制政策,还是美欧的经济制裁,都无助于乌克兰危机的解决。西方国家的当务之急是推动乌克兰政府认真考虑东部地区的政治诉求,在双方立场之间尽量寻求契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