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意识之薄 规则约束之弱——透视四川黑竹沟“驴友”失联事件

16.09.2014  04:06

    新华网四川频道9月15日电  题:安全意识之薄 规则约束之弱——透视四川黑竹沟“驴友”失联事件

    本网记者 吴光于

    “群主还没有消息吗?”QQ群“宇宙禁区探险”的建立者“埋骨人”已经失联25天,焦急的网友还在等待他平安归来消息。

    8月16日,5名通过该QQ群相约、之前素未谋面的“驴友”一起走进了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的黑竹沟。出发4天后,队伍走散,其中两人沿原路返回了出发地,其他人至今杳无音信。

    事件回顾:“我可以说是爬出那片竹林的!

    日前,这次探险活动中的一名脱险者夏龙(化名)向记者回忆了这段难忘的旅程。

    “最深度,最原始,最疯狂,最恐怖的探险,你敢去吗?深度探险8至15天!期待勇者报名!”7月20日,湖南网友“埋骨人”在群中发出一则公告,很快便得到4名网友的响应。

    8月16日,5名探险者齐聚黑竹沟,从距离沟口约60公里远的611林场进入沟内,开始探险之旅。

    作为群主和活动发起人,“埋骨人”成为队长。在网友的印象中,这位26岁的年轻人有着丰富的户外运动经验,体能很好,也很耐饿。

    5位探险者并未装备GPS和卫星电话。压缩饼干是主要的干粮,另外还准备了一些花生、大枣、牛肉、葡萄干和其他零食。

    黑竹沟内风光绮丽,空气清新,可出发后不久,大家便发现网上下载的地图完全不对,“只能凭领导的感觉走”。

    20号下午,5人开始穿越一片茂密的箭竹林。夏龙和一名同伴在前面开路,可迟迟不其他3人跟上来。

    “他们在竹林不出来,我本人也不想再进去了,那里没有路,很压抑,视野不开阔,我感觉有死亡的气息,我可以说爬出那片竹林的!”他说。“我感觉自己的命不能交给别人去指挥。他们久时不出来,我和同伴商议走自己的路。

    两天后,两人一起走出了黑竹沟。

    夏龙告诉记者,失散时,其他3人还有5天的干粮,“如果省着吃,或许能坚持更久。

    “出发时我们每人准备了10块压缩饼干,队长只准备了4块,还分了一块给别人。”他说,在走散前的4天中,“埋骨人”并没吃过饼干,只靠吃花生依然保持着良好的体力。“他是很厉害的人。

    可是,直到26号仍未联系上失散的队友,两位脱险的“驴友”意识到同伴的干粮可能不够了,于是决定报警。

    截至目前,乐山市峨边县警方已经出动80多人开展了两轮搜寻,发现了一些可能与失踪人员相关的物品,但3位“驴友”依然未见踪影。

    再敲警钟:“我们可不可以不‘勇敢’?

    随着失联时间一天天增加,3位“驴友”的行踪引起高度关注,同时也再一次引发了关于探险活动究竟该如何进行的热议。

    徒步穿越、探洞、漂流、登山……近年来,越来越多刺激的活动不断挑动着中国“驴友”的神经。因缺乏经验和能力擅闯禁区,被困山野的事件也层出不穷。记者在互联网上粗略搜索发现,8月以来,全国已发生近十起出动警方搜寻的“驴友”被困事件。

    “既然是户外活动,就应该具备起码的野外生存知识,经过训练,有专业的设备,那才叫探险,愚蠢地蛮干是送死。”一名网友在“新华社发布”手机客户端上评价说。

    “对于探险爱好者来说,越神秘、越原始,就越有魅力。”成都的资深“老驴”、四川大学体育工作委员会教师姚曦对记者说。“但是,人一旦进入纯自然的环境,要面临的不光是湖光山色的宁静浪漫,还有丛林法则的残酷。

    黑竹沟面积575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原始、未开发的状态,沟内山高无路,沟壑纵横,气候变化莫测,特有的地磁现象往往导致指南针失灵。正是这样的神秘吸引了前来一探究竟的“埋骨人”一行。

    “探险不就是为了寻找险境吗?北纬30度、传说中的空间裂缝,对于我来说,有些地方现在不去将来也不会去了。”夏龙说,“神奇的话题对年轻人来说是很有诱惑的。

    “探险活动确实有风险,但是做足功课能让风险尽可能降低。”姚曦说。“制定详细的计划,具备起码的自救能力,谨慎行动才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如果面对陌生的环境没有十足的把握,我们可不可以不‘勇敢’?

    约束之缺:多一些法律责任 少一些“说走就走

    峨边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夏松清表示,黑竹沟面向游人开放的景区面积不到总面积十分之一,按照景区管委会的规定,游人要进入未开放地区探险,须向管委会申报备案,并聘请专业向导。然而,不按规定擅闯黑竹沟的情况屡有发生,去年当地还出动上百人搜寻两名迷路的山东“驴友”。

    记者发现,近年来发生的“驴友”失联事件大多数与黑竹沟事件类似,往往是因为当事人不遵守有关规定,擅闯禁区造成。

    “有规定不遵守,归根结蒂是由于人们无需为违法违规行为承担法律后果,因此规定失去了约束力。”四川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杰说。

    他指出, “驴友”因自己的过错陷入险境,导致国家不得不动用大量公共资源来营救。获救后的“驴友”往往只接受批评教育,无需受到任何处罚。现有体制下,营救造成的开支都由国家承担,这往往造成人们在预测自己的违规行为的法律后果时有恃无恐。

    “‘驴友’应当为自己的违规行为买单!”一名网友评价说。

    刘杰表示,如果能从立法上明确擅闯禁区的法律责任,将对规范探险活动起到积极的作用。“假设因个人过错导致身陷险境,带来的搜寻支出都由个人承担,人们就不会轻易说走就走。”他说。(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