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公报》之四:政府怎样从办文化转向管文化

15.02.2014  12:54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李明泉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下称《公报》)提出,文化是一个地方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四川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有哪些亮点和独到之处?李明泉,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在他参与即将面世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下称《决定》)中文化体制改革领域讨论之后,应本网邀请对此进行了解读。

  改变:让政府有形之手退出办文化

  记者:您如何评价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李明泉:如果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在于牵引作用,那文化体制改革发挥的就是先导作用。这次文化体制改革有一个很大特点: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是协调的,不再是就文化谈文化,而是融入各领域之中。

  记者:《公报》中关于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亮点是什么?

  李明泉:四川的文化体制改革结合四川实际做了三大方面的部署:健全文化管理体制,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构建大网络大舆情全媒体工作格局;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这其中最核心的应该是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以前在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习惯做法是政府主导、大包大揽,这是不符合三中全会改革总目标的。现在则要求治理方式转变,推动文化治理现代化,要让政府有形的手退出来,改为让市场来配置文化资源,政府只需要管人管事、管导向、管资产。怎样做到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我们认为应该同时遵守文化发展的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避免出现只讲经济效益时的“三俗”和“娱乐至死”的问题,同时尊重市场。

  亮点:“现代”理念助力文化市场发展

  记者:《公报》提出了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如何理解“现代”二字的含义?四川又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努力?

  李明泉:这两个字的含义非常深刻,我们以前在说到市场体系时很少提到。实际上,市场的资源配置、管理等诸多方面都需要用到现代的价值观、管理思想和技术支撑,要体现时代特征。

  文化产业包含了文化资源、生产投入、文化服务、营销以及消费等环节,环环相扣。落脚到四川,我们在参与《决定》中的文化体制改革方面讨论时,一致认为应该抓好以下方面:实施巴蜀文化品牌工程;把四川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各环节转化为文化资本;文化发展要和金融支持结合起来;全力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参与全省的文化产业发展;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产品;支持文化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同时以创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壮大城乡文化消费市场。

  期待: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改革

  记者:《公报》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改革,如何来推进工作的完成?

  李明泉:四川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算是在全国走得比较靠前的。成都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省有五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国示范项目,但依然还有继续深化改革的空间和必要。

  比如学校和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能否整合?因为学校的设施到了假期就无法充分利用起来。又比如进城务工人员文化设施的建设以及加强特殊群体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因为文化服务的根本是以人为本。三中全会把志愿服务纳入了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四川也特别强调了对文化志愿者的支持和鼓励以及队伍建设。随着文化志愿者大量进入甘孜阿坝凉山和边远贫困地区,可以慢慢缩短文化发展的差距。四川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建立综合性的乡村文化院坝,通过文化院坝把休闲娱乐、健身、读书等聚在一起,让文化发展的根抓到了实在的载体。

  总的来说,文化乐民、文化惠民、文化安民、文化利民和文化强民,是四川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既通过文化的大发展提高四川文化软实力,也让每位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