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就在两毫米之中 高铁信号确保动车组运行安全

23.01.2016  14:49

  说起铁路工作人员,人们常常想到的是细致耐心的车站售票员,热诚服务的列车乘务员,但很少有人知道,一列列火车运行的铁道线上,有着一群为了确保“2毫米”精确的人,高铁信号工就是这样的一群人。

  1月22日,晚上23点过,成都难得飘起了雪花,气温也降为0度以下。2016年春运即将开始,春运安全也牵挂着每名信号工。

  熙熙攘攘的旅客拖着行李疲惫地陆续走出成都东站,而此时,成都电务段成都东信号工区的信号工们正在准备工具,他们要利用动车停开的时间完成高铁信号设备检修作业。

  不同于往年的春运,今年成都东站不但加大了旅客日发送量,还新开通了成渝客运专线,这给本就忙碌的高铁信号工增加了不少压力。

  38岁的高铁信号工长薛繁,在成都东已经工作了5年。从成遂渝到成绵乐,再到成渝客专,薛繁见证了成都东站建设和发展变化,也从普通的信号工一步步成长为一名技术精湛的高铁信号工长。

  薛繁对记者说,作为一名合格的高铁信号工,除了熟练的技术,一双精巧的手,还要有一颗细致观察的心。

  凌晨12点,记者跟随薛繁一同向今晚要检修的信号设备走去。虽然背着近40斤重的工具包,可薛繁走的比记者还要快,短短15分钟,已经走到1公里外的作业点了。

  “高铁检修时间只有0点到4点,这个时间里我们像内科医生一样,挨个儿把信号设备都检查一遍,不但要看外观是否有损坏,还得测试电器参数是否在标准范围内,为了抢时间,我们只能做和时间赛跑的人。

  薛繁一边说一边打开铁轨旁的一个铁盒子。记者观察到,在这个不大的铁盒子里,密密麻麻的安装着电线、齿轮和一些不锈钢管,在盒子的另一端,通过一根扁担粗细的钢铁构件连接着转换道岔的尖轨。

  “这叫转辙机,是让火车在铁轨上改变运行方向的设备。火车不同于汽车,是没有方向盘的,只能沿着钢轨的方向运行,要想改变火车的方向,就必须通过转辙机移动部分钢轨,从而使火车从一条线过渡到另一条线路。”薛繁对记者说。

  “别看这盒子小,里面的门道可深奥着呢。”薛繁说,“维修转辙机是高铁信号工的重要工作之一,涉及到电器、机械、液压方面的知识,它的检修程序有100多条,构件拆散的话有3000多个!

  据薛繁介绍,转辙机通过机械传动杆件链接着控制列车运行方向的道岔,分为定位和反位两种位置,不论哪种位置,道岔中移动的尖轨和固定不动的基本轨都有一定的维修标准。

  在信号工的检修作业标准中,尖轨和基本轨间在宏观上,也就是肉眼观察上是紧密贴合在一起的,也就是专业术语的“密贴”,但是在微观上,是有一定的调整间隙。

  为了确保道岔保持在标准调整范围内,信号工使用一种专业调整工具来检查道岔的密贴力度(专业术语叫“强度”),他们在检修时,会在道岔的移动尖轨和固定基本轨间放置一个2毫米厚的检测铁片,如果道岔不能转换到位并保持位置固定,也就是信号工讲的“锁闭”,就说明调整的间隙过于紧密,必须适当调整放松,否则长此以往,因为金属构件相互作用力太大,将会严重损害转辙机的机械构件,缩短使用寿命,还会造成转换不到位继而影响列车的接车和发车,造成旅客列车延误晚点。然后再放置4毫米厚的检查铁片,如果此时的道岔转换到位,就说明间隙过大,这样的情况如果不予以立即处理,不但会造成列车通过时颠簸不稳,造成旅客乘坐不舒适,严重的还有可能造成列车脱轨掉道这样的严重行车事故。

  除了检修转辙机,信号灯的养护也是高铁信号工的日常工作,薛繁向记者展示他手里拿的万用表。“检修信号灯我们有一定的标准,它的电压有一定的范围,因为现在是春运嘛,所以目前我们把标准压缩在了11伏正负0.2之间。

  薛繁测试中发现X3信号机红灯电压超过0.3伏,立即拿出工具在变压器端子上做调整。“春运人多车忙信号肯定就多,如果因为信号设备出现故障,导致车站不能接车延误了发车,影响的不是一家一户的事,旅客们都盼着尽早到站回家过年。

  当记者问起薛繁作为高铁幕后的工作者,什么是他们最大的心愿是,他向记者数起了三根手指。“安全、安全、安全,重要的事要说三遍嘛,对我们高铁信号工来说,设备安全运用,动车安全运行,旅客安全到站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据了解,像这样的道岔,整个成都铁路局共有上万组。

  熊猫新闻特约通讯员 周奇 记者 邓雅薪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