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全免 书本免费提供

12.04.2014  13:05

  成都市2014年民生工程目标任务昨日发布,将基本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2万套

  ■四川在线记者胡佳丽

  成都市委市政府2014年民生工程目标任务昨日发布。今年的民生工程包括交通先行、生态环境、扶贫解困、就业促进、教育助学、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百姓安居、文化体育和基础设施10个项目。记者从中了解到,今年,成都市将实施大气污染预测预警,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费,并免费向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教科书和作业本。

  交通先行工程

  新开行社区巴士线路40条

  今年,成都市将开通运营地铁2号线东延线,基本建成地铁1号线南延线,加快建设地铁4号线、7号线,开工建设地铁3号线二、三期和5号线一、二期。同时,将新开行社区巴士线路40条,开行定制公交线路15条,新增公交车1000台。

  完善设施配套方面,将在中心城区建成停车场80个,启动建设P+R换乘停车场1个,新增机动车泊车位3万个。在地铁1号线、2号线站点周边设置9个非机动车停放点,提供110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

  生态环境工程

  实施大气污染预测预警

  成都市提出,将对全市所属空气自动检测子站实施升级改造,确保年底前各区(市)县具备按新标准实施检测并发布空气质量数据能力,实施大气污染预测预警。加强大气环境治理及雾霾防治方面,实施中心城区3户燃煤企业(单位)清洁能源改造,完成2户;强化秸秆禁烧,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

  同时,1—4月,11—12月,开展地面及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减轻扬尘、雾霾污染影响;5—9月,以地面作业为主、飞机作业为辅,实施人工增雨,减轻秸秆燃烧带来的污染影响。

  扶贫解困工程

  居家托养6000名困难残疾人

  扶持农村扶贫对象3.08万人,确保帮扶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幅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幅高2个百分点。城乡医疗救助民政政策范围内住院自负费用救助比例达到60%。

  帮扶贫困残疾人方面,实施“阳光家园”计划,居家托养6000名困难残疾人,资助40个“阳光家园”机构开展托养服务。目标任务中还提到,将组织环卫工人参加免费体检,发放环卫工人酷暑寒冬补助。

  就业促进工程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城镇新增就业20.5万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55万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210个,新征集青年(大学生)创业项目300个以上,新增青年(大学生)创业项目100个以上。同时,健全建筑农民工权益保障体系,为10万名建筑农民工免费发放实名“双卡”(权益信息卡和工资银行卡)。

  教育助学工程

  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费

  2014年,成都市将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费,免费向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教科书和作业本。全市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统一为每生每年小学不低于700元、初中不低于900元。同时,免除全市公办中职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学生(不含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费,按公安中职学校免除学费标准,对符合办学条件的民办中职学校一、二年级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学生(不含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给予学费补助。

  发展学前教育方面,今年成都中心城区将建设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31所,全市新增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60所。

  医疗卫生工程

  为200个乡镇卫生院配备设备

  实施基层公益性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设备提升工程,为200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基本诊疗设备。完成7所综合医院的中医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和中医集中诊疗区建设。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二期项目开工建设,成都市慢性病医院住院综合大楼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同时,全面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年底实现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93%。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计划怀孕夫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达80%。

  社会保障工程

  新建中心城区标准化菜市10个

  全市城市低保对象和农村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分别达到240元和140元。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新增10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

  强化食品包装适量监督,上半年对食品用纸包装产品和生活用纸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下半年对食品用塑料制品、包装、容器、工具和食品用金属包装等产品质量进行专项监督抽查。同时,在全市1000家零售药店开展药品电子监管系统试点,严厉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活动,案件查处率达100%。新设立市级粮食应急供应点333个,建成惠民菜店50家,新建(改造)中心城区标准化菜市场10个。

  百姓安居工程

  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7万套

  全面推进“北改”工程,基本构建“北改”区域骨干路网。同时,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7万套,其中公租房1.5万套,基本建成和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2万套和1.6万套。实施棚户区改造15671户,完成5000户。

  此外,将新增Ⅱ类应急避难场所42个,在全市10所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安装地震预警信息接收服务终端,组织地震应急演练,《中小学生地震灾害预防读本》进课堂。在开展安全社区建设方面,为社区居民发放人防应急包6000套,新增防空防灾工程70万平方米。在中心城区试点建设电梯安全公共服务平台,为7000余台电梯安装电子标签,实施即时监督和电子监察。

  文化体育工程

  新建全民建设体育设施260套

  实施文化地标(华西坝、少城片区)建设及展示工程。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在社区建设9个“民族文化之家”。

  新增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3家,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和美术馆数量达19家。组织文化惠民演出活动不少于800场。新建全民建设体育设施260套,公共体育场馆向群众免费开放体育锻炼150万人(次)。

  基础设施工程

  新建33个24小时购电自助缴费点

  新(改)建10千伏农网线路40千米,新建(改造)低压线路70千米。新建33个24小时购电自助缴费网点,新建8座消防站,新配14辆城市主战消防车。

  读数

  70万

  为社区居民发放人防应急包6000套,新增防空防灾工程70万平方米

  3万

  将在中心城区建成停车场80个,启动建设P+R换乘停车场1个,新增机动车泊车位3万个

  1.7万

  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7万套,其中公租房1.5万套

  7000

  在中心城区试点建设电梯安全公共服务平台,为7000余台电梯安装电子标签,实施即时监督和电子监察

  50

  建成惠民菜店50家,新建(改造)中心城区标准化菜市场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