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应对金融改革的挑战
放开贷款利率管制的新挑战
人民银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标志着我国金融改革又向前迈出了关键一步。这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深化金融改革和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在一定时期内对贷款使用效益较差的地区提出新挑战。
拉大区域存贷差距
长期以来,四川银行的存贷比(即银行贷款占存款的比例)都在70%以下,与存贷比在80%左右的浙江、天津等东部省市有较大差距。原因关键是贷款的使用效率相对较低。截止今年上半年,全国的不良贷款率仅为0.98%,而四川的不良贷款率高达1.48%。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将促使贷款加速向不良贷款率低的地区聚集,四川的存贷比有可能进一步降低。
增加企业利息负担
在放开贷款利率管制的同时,由于贷款规模管制仍未放开,特别是资金供不应求的格局仍未改变,对多数企业来说贷款利率向上浮动的可能性更大。
根据对四川企业的近期调查,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企业贷款利率向上浮动1.3倍、1.3倍至2倍、以及2倍以上的各占30%,而向下浮动的不到5%。缺乏抵押资产的民营企业,由于要额外承担年息2.8%的担保费,整体利息负担明显高于国有企业。
目前,四川工业企业的利息支出与利润总额之比为0.18∶1,高出0.15∶1的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表明四川工业的效益更多地借助于财务杠杆,对银行贷款等债务资金依赖较大。实际贷款利率上浮,四川企业利息负担的增加更为显著。
加大建设融资难度
近年,为弥补基础设施建设资本金的不足,各级地方政府主要依靠融资平台和政府负债筹集资金。放开贷款利率管制,与紧急审计地方政府债务在时间上十分接近,对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影响相对较大。
目前,四川几大融资平台的资产负债率都已接近70%的警戒线,融资能力达到极限。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将显著增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难度。
主动应对:满足资金需求 减轻企业负担
争取贷款规模。贷款利率放开后,贷款规模控制的作用进一步突出。四川应凭借作为西部大开发重点区域的有利条件,通过加强与大型国有银行总行的沟通,争取在贷款规模上得到更大支持。
鼓励金融竞争。按照“积极推动,有效管理,防范风险”的原则,支持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通过强化金融领域的有效竞争,改善企业融资条件,减轻企业利息负担,为减少不良贷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改善信用环境。加强企业征信体系建设,构建全面反映企业债务履行、合同兑现、产品质量和依法经营状况的征信平台。建立更多的融资性担保机构,通过形成竞争格局,降低担保费用,改善小微企业融资条件。
完善投资引导。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为优化投资结构和减少不良贷款提供政策保障。同时,按照“政策引导、银行选择、贴息支持”的原则,政府定期发布投资指南和更新项目储备库,银行根据指南在储备库内自主选择贷款项目,对重点支持的项目政府适当提供财政贴息。
提供衍生收益。积极向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主体提供衍生收益,包括:赋予车站、港口、机场和道口的土地开发权、广告和运输特许经营权等。通过提高投资回报和增加现金流,吸引社会资本和信贷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部门资金。通过加强投资的统一规划,整合由省级各部门安排的建设资金,使其集中投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
增加直接融资。目前银行的贷款基准利率高出存款基准利率3个百分点左右,为债券融资留下很大空间。可扩大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规模,鼓励上市企业发行公司债和有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为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企业的发债纪录和兑付状况,应成为企业上市的重要依据。(漆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