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滴灌”扶贫润泽阿坝大地

18.06.2015  10:11

■记者王长亮周严国

作为‘老、少、边、穷、病’地区,我们的贫困人口多、扶贫任务重、脱贫难度大,要吃透中央、省精准扶贫政策精神,找准致贫的根子,开对脱贫的方子,才能加快步伐迈向全面小康社会……”州精准扶贫报告会每到一处,州扶贫移民局副局长朱钰都会用鲜活的事例、精准的分析、生动的语言,向参训人员讲政策、话成绩、明任务。

台上讲得精彩,台下听得认真。14场培训,州、县相关工作人员共计2000余人参加,台上台下凝聚起这样一种共识:让扶贫更加精准到户。

讲政策

清醒认识大扶贫格局

政策是行动的方向和指南,只有认清形势、把准政策,才能在具体工作中少走弯路。对于扶贫开发工作,中央、省有大量的政策与文件。

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扶贫开发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扶贫开发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新格局。

中办发25号文件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进入了精准扶贫的新阶段。

2014年3月,省委办公厅制定并印发了《贯彻〈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推进六项改革,推进基础扶贫、产业扶贫、能力扶贫、新村扶贫、生态扶贫五大工程。

……

培训课上,主讲人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配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扶贫工作形势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让略显枯燥的“政策”变得生动易接受。

谈成绩

去年减贫15875人

数据显示,去年,我州减少农村贫困人口任务数为15300人,实际完成数15875人,完成比例达103.76%;整村推进新村扶贫任务数为31个,实际完成数为31个,完成比例达100%。按照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0000元的标准,全州1350多个村中,有300多个村达到小康村标准。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村已超过20000元……培训课上,一组组数据让人格外振奋。

发展的成绩让汶川县民政和扶贫移民局局长陈劲斌感触颇深,该县漩口镇群益村赵公福地经济庄园项目投入扶贫移民资金184.60万元,带动社会扶贫资金大量投入,土地搞流转,户户能赚钱;农民当股东,年年能分红;农民变“工人”,人人能打工,减贫效果明显。

谈起尤日沟的变化,壤塘县石里乡党委书记江波说,通过实行牧民联户,盘活了牧场,牧场的出栏率、鲜奶产量、酥油奶渣产量大幅提高;解放了劳动力,特色种植成效更加明显,增收渠道更多元。

通过对旅游接待户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建设村级幼儿园,扶持养牛专业合作社发展,改造c级、d级农房,建设通村道路、牧道等,阿坝县哇尔玛乡铁穷村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群众收入大幅增加,数据显示,2014年末,全村人均纯收入达7476元,这让分管副县长韩德龙十分高兴。

明任务

让精准扶贫落实到户

发展不足仍是我州最大的实情,面对2020年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必须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加快补齐发展短板。

培训课上的另一组数据显示,2015年,全州需完成20163人的脱贫任务;从2014年至2020年,全州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村为606个,精准扶贫贫困人口户数为31897户,精准扶贫贫困人口数为116721人……

大力实施村级道路畅通、饮水安全、农村电力保障、特色产业增收、乡村旅游扶贫、危房改造、卫生和计划生育、文化建设、贫困村信息化、教育扶贫、就业技能培训、生态环境保护”十二项重点工作将精准扶贫任务具体分解到相关扶贫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做到了人人肩上有重担。

围绕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支持修建小型公益性生产设施、小型农村饮水安全配套设施、贫困村村组道路等,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围绕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民族手工业和乡村旅游业。围绕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和发展能力,对其家庭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参加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给予补助。围绕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缓解生产性资金短缺困难,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生产贷款实行贴息。让大家对精准扶贫资金基本投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培训学习,我们思路清晰了,目标明确了,干劲更足了,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一定能如期实现。”国家级贫困县——黑水县民政和扶贫移民局局长杨德生信心满满地说。

新闻链接: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谁的贫困程度深对谁的扶持就应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