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藏区培养品德好技术强的人才

26.08.2014  09:27
  8月6日,甘孜州石渠县虾扎乡的登真泽翁一早就在家拿起剪刀裁剪衣服,他手里有好几个订单要赶着完工。

  登真泽翁是遂宁安居职中2010级“9+3”计划(藏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学生,学的是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去年毕业后,他回家开起服装店,自己设计、制作和销售,不时还有人请他画唐卡、做雕刻。“周围的邻居知道我在内地学习过,都来找我做衣服。”登真泽翁打算一年内扩大店铺,再请几名工人。

  登真泽翁是“9+3”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一个缩影。2009年,我省在全国创新启动实施“9+3”计划。通过该计划的实施,一批品德好、业务强的“9+3”毕业生学成后回到藏区工作生活,为藏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撑,增强了藏区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

   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多方面原因,藏区教育是我省教育发展的难点也是薄弱点。省委、省政府立足长远,将“发展藏区教育、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作为根本之策,实施“9+3”计划,组织藏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青少年到内地免费接受3年中等职业教育。

  全省教育系统从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基础设施配置等方面,为“9+3”计划的实施提供智力支持、物质保障和政策倾斜。财政部门强化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经费投入体系建设,2009-2013年间统筹安排“9+3”计划经费20.8亿元。组织、人社、教育等部门不仅帮助“9+3”学生在思想上取得巨大进步,还帮助他们实现就业梦、入伍梦和大学梦。藏区各级党政部门积极行动,在招生、培养、就业各环节全程介入。

  “9+3”计划实施以来,全省内地先后有90所中职学校、5所高职院校承担“9+3”教育任务,共招收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学生3.65万余名,其中87%以上来自农牧民家庭。在总结多年来中职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我省在招生体制、培养模式、就业帮扶等方面探路索径、寻求突破。这些来自普通农牧民家庭的学生,通过“第一年注重养成教育,打牢学习基础;第二年注重技能培养,促进学有所长;第三年注重顶岗实习,推进学生就业”的专业培养,修德练技,茁壮成长。

   学到真本领 岗位显身手

  尊尚柏丽是成都高端美容美发店之一,这里活跃着来自成都现代职业技术学校的“9+3”学生格色机和余琴。格色机和余琴通过学校“现代学徒制”改革和实践,从老师和师傅那里学到真本事,今年7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经学校推荐和企业考核后走上工作岗位,他们踏实肯干,综合能力强,很快成长为骨干职员。

  如今,越来越多的“9+3”毕业生像格色机和余琴一样陆续走上工作岗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五年来,“9+3”学生中有1万多人次受到各种表彰。2011、2012、2013三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暨才艺展示系列活动,共60人参加,56人获奖。目前,已有2000多名“9+3”学生入党,团员比例达87%。按照“就业有出路、创业有帮扶、升学有渠道”的工作方针,我省整合力量,多措并施,2009级、2010级毕业学生初次就业率分别达98.3%和98.7%。截至7月25日,2011级藏区“9+3”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9.2%。

  通过五年实践,我省“9+3”计划探索出“藏区打基础,内地学技能”的“知识+技能”的藏区人才培养新路,收到学生满意、家长拥护、社会赞誉的良好效果。该计划已扩大到我省彝族地区,从2014年秋季起,比照藏区“9+3”免费教育政策,我省启动实施大小凉山彝区“9+3”免费教育计划,在13个县招生5000名。 (谭亚苹 记者 江芸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