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6成家暴为精神暴力 部分高校教师遇冷暴力

30.12.2014  09:51

   新华网四川频道12月29日电 目前,全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正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由成都市女知识分子联合会开展的《家庭暴力的社会干预》公益项目调查结果显示,成都市的家暴类型主要体现为精神暴力,占60%。令人担忧的是,少数成都高校教师中存在精神暴力,主要是冷暴力,个案中部分事业成功的知识女性成为施暴方。

   成都6成家暴为精神暴力

  据悉,本次公益项目选取了彭州、金牛区、成华区和5所高校进行家庭暴力的问卷调查,分别针对农村村民、城镇流动人口和农转非社区居民和高校知识分子等四类人群。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暴力与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职业等并无直接关系,往往发生在26-42岁这个年龄段。成都市的家暴类型主要体现为精神暴力,占60%,肢体暴力占16%,其余为性暴力,经济限制的情况比较少。

  个人的行为习惯和性格成为施暴原因。在农村,受害方往往采取忍耐和逃避。在接受调查的四类人群中,成华区华林社区的农转非社区居民幸福指数最高。他们普遍对收入感到满意,离婚率偏低,对配偶更包容。

   部分高校教师遭遇冷暴力

  成都市女知联的志愿者们在四川大学等5所高校调查发现,家暴产生与文化程度高低无关,高校教师中照样存在家暴,主要表现为冷暴力这样的精神暴力,且施暴方男女都有。碍于面子,家暴发生后他们往往不会向外寻求帮助。高校教师中被强势妻子“欺负”的火巴耳朵也不在少数。

  成都市女知联志愿者告诉记者,她们听到教授丈夫在家殴打副教授妻子,粗暴地摔东西,但是家丑不外传的传统观念,为家暴的社会干预增加了难度。在部分个案中,事业成功的高校女教师非常强势,一位女老师在同事聚会中,当众端起酒杯泼到丈夫脸上。更多的高校教师家庭中,不吵不闹不沟通的冷暴力,让家庭气氛降到冰点,严重伤害了夫妻感情。

   社交工具成为家暴宣泄出口

  在调研中,社交工具如QQ、微信等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家暴宣泄的出口,也通过社交缓解了婚姻家庭失衡带来的压抑。41岁的受访者芸芸(化名)告诉志愿者,她与丈夫关系淡漠,长期遭受精神暴力,为了孩子勉强维持,非常压抑,她选择把生活中的苦恼通过微信向陌生人倾诉。

  38岁的张琴(化名)是大学老师,具有博士学历的丈夫性格简单粗暴,很难沟通。她选择了通过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晒正能量生活来维护自尊和独立。社交圈子成为她生活中重要的能量场,弥合了精神暴力带给她的创伤。

   家庭“生病”应及早治疗

  据介绍,成都市女知联将心理学引入家庭暴力的社会干预,对存在家暴的6个家庭进行了19次“治疗”,并举办了11场团体辅导,433人次直接受益,另外有4500多人聆听了《开启幸福密码构建社会和谐》讲座。

  成都市女知联心理小组组长杨继芬说,家庭暴力的施暴方是有瘾的,一旦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所以,对于有潜在风险的家庭,“生病”了早治疗,早沟通,经过干预,是可以消除和缓解家庭暴力的。

  成都市女知联马晓蓉会长说,“家庭暴力的社会干预”项目为研究成都市家庭暴力及应对提供了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并为社会组织介入干预家庭暴力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尝试和探索。这也为聚合成都市女知识分子的专业力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正能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了宝贵的实操经验。(本网记者许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