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成都校区点赞

18.07.2015  16:49
作者:刘冠丽 来源:党政办  成都校区机关工作总结座谈会侧记
  
  
  仲夏至,木槿荣,万物兴。在学校正式行文撤销成都校区机关4天后,这场座谈会从下午三点开始,开了3个多小时,大有刹不住车的架势。另外,为了保证所有校领导同时出席,学校主要领导专门给每个班子成员提前打了“招呼”:务必安排好手上的工作,给座谈会腾出档期。因此,不敢说这是一次多高规格的会议,但这绝对是一次很特别的会议。
      开会前,他们回头看了什么?   
  以原校区副校长严吉明为代表的校区机关管理服务人员,大多选择了重新浏览学校校园新闻里校区成立以来的所有新闻,默默地回首那些已经过去的日子。而校长郑有良则说,这几天他拿出了2010年7月23日及此后下发的几个文件细细翻阅,比如《关于校区布局结构调整基本思路的通知》,这个由当时刚刚当选的学校第九届党委委员们集体通过的通知里面,有这样的表述:“按照已确定的‘211工程’重点学科群建设规划,逐步实现在成都校区建设农动林科技创新高端研究平台,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相应的学科群,以期快速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这张宏伟的蓝图,在5年后的今天可以说雏形已现。
      “我们终于一步一步走过来了”
     座谈会没有花哨的开场白,一上来就是原校区党委书记张强用15分钟的深情陈述,淋漓尽致地回顾了校区这五年。有数字——目前成都校区建筑总面积为44.77万平米,等于用几年时间再造了大半个雅安校区,或者说再建了四个都江堰校区,其中有10万平方米共748套教师公寓。而“边建设、边使用”的崇州基地总面积2363.87亩,部分用得好的单位已初具显示度。有细节——校区机关8个部门在他的讲述中一一亮相,校区机关每一个个体的血肉故事与心灵风暴既风轻云淡,也让人唏嘘。有挖掘——除了看得见的建筑,不断探索和积极尝试的“开放、包容、创新”校园文化氛围正在氤氲。有情怀——对于精美的成都校区,他仍然说:“建筑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对于校区面积小建筑密度大这个缺憾,他说:“我们力求有特色,图书馆前的一方空地,水稻、小麦、向日葵等景观次第上演,为远离传统农业的现代学子提供了一个可供观瞻的样本。”当他最后一次引用那段形容校区成立之初困境的顺口溜,并细数如今这些曾经困扰我们的问题基本不复存在的时候,他说:“我们终于一步一步走过来了。”
      哪些话,发言时说得最多?
     校区机关代表们的发言中,有不少的高频词。有的关乎身份,大家几乎不约而同使用了同一个词:见证者。是的,见证了成都校区从无到有,直至目前可圈可点的辉煌,与有荣焉。其实,原成都校区校长王刚对身份的3个表述——是见证人,是忠诚的执行人,更是成果的得益人,总结得最为经典和全面。有的关乎情绪,并且都是复杂的情绪,知道校区机关只是一个过渡性的机构,希望早一天完成这个阶段性的使命,真正到了这一天又有诸多的感慨和不舍,但似乎更多的又是兴奋。最具这种典型性情绪的当属已退休的原校区常务副书记蒋国林,他经历了在温江这片热土上学校从成都科学研究院到成都校区机关再到如今撤销机关进入融合管理时代的所有变迁,校区机关的撤销让他有些感伤,但更多的是为学校不断向更好的明天跨越所生的兴奋。也有更多人用“很多场景历历在目”这样的话作为引子,这些场景对一直在校区后勤担任总经理的杨本珍而言可能会是初期水、电、气的使用都不足的时候,不得不向兄弟院校去借饭来保证食堂供应,如今她敢说:“我可以挺直腰杆说这些欠下的人情我都还清了,并且还让别人欠下了我们人情。”对曾经在校区财务部工作后来走上处级领导岗位的白梅而言,是校区投入使用庆祝大会那天抬着小板凳坐在如今的操场当年的灰土地上,风吹着猎猎的旗,她尽情享受着大家掩饰不住的喜悦和电影《创业》里铁人王进喜那种激情燃烧的感觉。
      再回首,豪情在胸
     过去的五年,对成都校区每一个亲历者来说,都有太多的故事想要铭记,有太多情怀想要抒发。
  
  ——校区党政办公室“一个男人、几个女人加一群学生助管孩子,工作横跨党务、行政、人事、科技、外事、统战等领域。大到国家安全、小到吃饭用车、会议室的协调,成俨然校区的协调中心。“完全可以用激情燃烧的岁月来形容过去的五年,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拓荒牛的精神,重启征途,再创佳绩。”李洋信心满满。
  
  ——校区工会办公室,一个人承担着工会的全部工作:常规活动,组建各类协会,开展校际交流联谊活动等……
  
  ——新闻信息中心很大一块工作是网络建设和运行维护。从几千到近两万用户、从吐槽最多到一个个瓶颈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凝聚着太多的艰辛。
  
  ——教务部在保证校区教学正常运行,提升教学质量、完善督导机制等方面屡出新招。他们推出的智能排考、短信提醒师生、公布空闲教室、教学信息六挂牌、编印教务指南、破解教室怪圈、内部疏导,于细微之处见精神,有的还在全校推广。“有幸奋斗在成都校区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这片热土不仅让我成长、成熟了许多,而且结识了这么多的战友,共同奋斗,累并快乐着。”丁海萍充满深情。
  
  —— 研工部几个“小女子”到“女汉子”,巾帼不让须眉。从几百到上千到目前接近全校九成的研究生,她们承接了不断攀升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换来的是大家的认同和赞誉。
  
  ——校区学工部团委,以学生为本,在传承、积淀、创新中开创了有特色、有亮点的校区学生工作新天地。实现了学生主体地位“高”,“三自”功能发挥“显”、教育服务途径“新”、品牌文化活动“多”、创新创业教育“广”、实习生双选会成效“佳”、心理健康教育“先”、学生培养成效“显”。
  
  ——图书馆开馆之初,为了解决藏书不足的问题,从馆长到工作人员每周都要在校区之间背着大包的书籍往返穿梭。
  
  ——校区财务部从最初的4人到现在的9人,校区财务部累计资金核算量达到17亿元,核算的会计凭证超过9万张,年均业务量增长超过20%。这些数字印证了学校校区布局发展变化,也见证了成都校区财务部每位同志繁重辛勤的工作。“可以说,我们用五年的时光在学校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脚印!”陈永智话语铿锵。
  
  ——后勤保卫部承担了后勤、国资、保卫三大职能。五年来,他们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找回被盗物品、处理救助学生危难、完成大型活动安保、办理户籍迁移、住房公积金结转、分配调整住房、发放免费车票,办理国有资产入库登记及调拨等方面的具体数字已经很难统计,但确保校区正常运行和校园平安是他们一年365天不变的任务和目标。
  
  ——五年来,后勤公司全体员工用他们的“顶得住压力、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的行为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后勤人精神,谱写出一曲动人的拓荒者之歌。“成都校区启用之除,为保障学生入住后和开学典礼时4000余名师生同时就餐从10月7日起,连续4天,学生食堂全体工作人员每天工作14个小时。而今,看到成都校区从二教1幢独楼发展到现在21幢高楼林立,看到当初的光灰校园发展成现在的绿树成荫初具规模,看到我们的学生食堂当初从别的学校借饭到现在借饭给别的学校,心中不免有一丝骄傲。”校区的发展让刘涛深有感触。
  
  “我在成都校区机关工作的时间虽然仅有497天,但对校区建设和发展的关注从未因时空的改变而减少,亲身经历和感受着校区的巨变,更加体会到川农人的可敬可爱。”今昔对比成都校区,校团委副书记冷军说自己“身为一名川农人的骄傲和自豪感变得更加真切而浓烈”。
      校领导纷纷点赞
     校领导不仅齐刷刷地参会了,更是齐刷刷地点赞了,丝毫不吝溢美之辞。总结起来,大概有这么三层意思:一是校区的建设与建成,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奉献、智慧、责任和担当,无论怎么样肯定都不为过。除了校区建设者、管理者,党委书记邓良基还特别提到了要真诚感谢那些不在成都校区主战场,而是在雅安和都江堰校区各个层面用不同方式支持成都校区发展的所有人。二是校区如今已成为学校发展新的增长极,将拉动学校进入快速上升通道,成都校区的建成对学校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三是校区五年来在挑战中,摸索出的“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一工作准则非常有启发性,值得褒奖。
      “华丽转身”怎么转?
     校区机关撤销了,但成都校区的T台秀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实现自己的华丽转身,用现在时髦的词来讲叫融合管理。各职能部门怎么样做好无缝对接,实质性地推进融合管理,确保一校三区的一体化管理模式顺利推进,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也将是考验各职能部门集体智慧的一道大题。校长郑有良在讲话时说:“我们在未来这段时间,将主要当‘观察员’,看看各职能部门融合管理的高招是什么。因为我们相信各部门一定会想出好的办法,也坚信融合管理只要不发生‘颠覆性的错误’,就一定会成功。”
  
  座谈会结束时,夏日急雨后的校区天空,出现了一道逐渐明亮起来的彩虹,浩气展霓虹,倒真的是好应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