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相G20的“巴布熊猫”,为何长着长耳朵?

15.08.2016  18:34

  在2016年第三次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上亮相的国产动漫形象“巴布熊猫”(左)。本报记者 田为 摄

  巴布熊猫

  □本报记者 李思忆

  开栏的话

  近期开通的成都地铁3号线的“熊猫”主题列车、2016年第三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上亮相的巴布熊猫……作为国宝大熊猫主要栖息地之一,用大熊猫的形象“代言”四川,其创新的设计引来关注。本报今起推出“设计熊猫的人”系列报道,挖掘与四川相关、蜚声全国乃至世界的“熊猫形象”文创产品及其背后设计团队的故事。敬请关注。同时,在川报全媒体集群旗下四川在线、川报观察客户端和四川新闻客户端推出“设计熊猫的人”更多视频、图集报道,扫描二维码,更多“熊猫”会萌到你。

  7月下旬,2016年第三次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在四川成都举行,国产动漫形象“巴布熊猫”玩偶作为伴手礼被赠送给各国与会人士。憨态可掬的熊猫公仔一出场就受到了热捧,既展示出了近几年国产动漫风采,也生动活泼地体现了四川的地域特色。

  这只萌翻了各国来宾的“巴布熊猫”玩偶有着怎样的“身世”?

  【设计故事】

  巴布熊猫“祖籍”原是四川

  “这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能代表成都亮相,‘巴布熊猫’也算是回家了。”远在珠海的火车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施美景接到记者的电话,首先便替“巴布熊猫”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

  作为我国第一批从事动漫制作的人,施美景早年曾为日本和欧美地区的动漫公司做过“外包”。经过多年积累,2003年,他决定打造属于自己的动漫品牌。“那时候,中国的原创动漫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太多成功案例可以参考。”施美景回忆,他也曾考虑过以熊、狗、猫等动物形象作为创作原型,“但是经过市场调查,我发现四川的大熊猫才是最能代表中国,又有国际范儿的选择。”

  2004年,施美景创立了火车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还将公司的创作研发团队放在了成都。“其实今天看到的‘巴布熊猫’,是经4次‘升级’后的成果。为了让‘巴布熊猫’与市场上的大熊猫动漫形象有差异,我们特意给它设计了两只长长的兔耳朵,一改熊猫笨拙的形象,让它看起来更活泼、灵动。”施美景透露,最开始,“巴布熊猫”只有一个英文名“Babo”,“为了让它更有‘川味’,我们用了‘巴蜀’里的巴字,‘布’则取布衣之意,给人平易近人的感觉。”

  为了让“巴布熊猫”形象更立体,施美景和团队还为它设计了父母、兄弟和朋友等一群动漫形象。此外,还专门与四川的编剧人才合作,为“巴布熊猫”打造了动画剧本。“第一个系列是《巴布成语》,通过会功夫的熊猫巴布及其一家的故事,把一些成语故事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在搞笑的剧情中,让小朋友们在娱乐中学习知识。”施美景说,2007年《巴布成语》在央视、成都电视台等进行了全国首播。

  之后,其团队又策划了《巴布回乡》系列,以金沙遗址、川剧变脸、川茶、成都糖画等极具四川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为线索,讲述了巴布熊猫“穿越”回古蜀国的冒险历程。

  现在,虽然公司主要业务迁往珠海,但是仍然与四川的多所高校保持着校企合作关系,“这几年,四川高校的动漫人才一直在为‘巴布熊猫’注入新鲜的创意。”施美景说。

  【品牌效应】

  以G20为起点“巴布熊猫”欲走向世界

  那么,“巴布熊猫”又是怎样走进今年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会场的呢?

  施美景透露,由于其制作团队中有香港设计师,今年初,他带着团队回成都参加“香港创意周”时,偶然遇到了在会场遴选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伴手礼的工作人员。“据了解,伴手礼要具有四川乃至中国的特色,且代表和平、环保等理念。我觉得‘巴布熊猫’还挺符合要求,就试着毛遂自荐,没想到最终能够如愿以偿。”

  与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组委会达成协议后,其团队在10天时间里赶制了500只有2016年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标识的限量版“巴布熊猫”玩偶。“500只全部送出去了,供不应求。”施美景说。《巴布熊猫》系列动画片正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除参加海内外展会之外,还与日本、新加坡、以色列、丹麦等国家的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