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缅怀也为了继承发展

23.05.2014  17:23

  编者按

  35年前,邓小平在谈经济建设方针时指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35年后,旅游业界代表聚集邓小平故里四川广安,重温伟人旅游经济思想,探讨中国旅游发展。

  在5月19日国家旅游局召开的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与中国旅游座谈会上,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说,这既是为了缅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也是为了继承和发展小平同志的旅游经济思想,更好地指导和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旅游业应有的贡献。

  旅游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提到邓小平与旅游,首先会想到“黄山讲话”,这一讲话拉开了中国旅游快速发展的序幕。但邓小平与旅游的渊源不限于此:《邓小平年谱(1975-1997)》显示,邓小平曾30多次谈到旅游业问题,涉及旅游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区建设、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旅游人才、旅游商品等诸多领域。正是在邓小平的历次讲话中,中国旅游业的定位、方向、目标、产业发展规律等内容逐渐清晰,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也逐渐形成。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石培华说,小平同志的旅游经济思想有以下特点值得关注:一是将旅游业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窗口;二是将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加快发展;三是按照市场规律发展旅游业;四是注重要素配套、培育旅游产业体系,作为综合性的行业加快发展;五是注重旅游产品和线路的建设,注重配套建设;六是注重资源与环境保护优化;七是旅游发展要注重以人为本、注重服务质量和人才培养;八是旅游发展要注重宣传推广和品牌塑造;九是要注重规划、科学发展,注重政府政策引导;十是旅游发展要注重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注重加快旅游相关基础设施的综合配套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防动员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玉英说,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主要包括:经济建设、对外开放、规划协调、宣传促销、持续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其中“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要把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来办”最为重要。

  黄山市旅游委主任李忠表示,小平同志针对全局工作以及旅游业,至少讲了6个方面的观点。一是关于改革的观点,指出旅游业是改革的先导和突破口;二是关于开放的观点,强调要通过旅游业多搞出口创汇,多赚外国人的钱;三是关于发展的观点,认为旅游业不但应该大发展,而且能够大发展;四是关于致富的观点,指出搞旅游要千方百计地增加收入、要让有的地区先富起来;五是关于市场的观点,要求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细分客源市场,确立不同的消费价格、服务价格;六是关于产业的观点,提出旅游业要办成综合性产业,消除了旅游业原有产业定性的各种模糊认识。

  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对旅游业影响深远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大力发展旅游业,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苏国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吹响了改革的号角,拉开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在这个背景下,重温小平同志的旅游经济思想,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将全面深化改革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旅游工作中,对于推动我国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王七章说,小平同志旅游经济思想体系解决了当代中国为什么发展旅游业和怎么样发展旅游业的问题。回顾四川30多年的旅游发展轨迹,小平同志旅游经济思想一直是我们立业之本和发展之纲。

  石培华表示,改革开放30多年后回头看,小平同志的旅游经济思想,至今仍释放出思想的光芒,对未来的旅游仍然充满指导性和引领性。

  港中旅集团公司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陈文杰指出,党的十八大吹响了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号角,在我们追寻“中国梦”、努力实现旅游“强国梦”的今天,重温邓小平关于旅游的论述,重新认识其改革开放的战略思维和旅游经济思想的精髓,对指导我们今天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学锋说,今天,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家乡纪念中国旅游日具有重大的意义,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重温邓小平同志关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思想具有战略意义。

  继承发扬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

  重温伟人思想,不仅是为了缅怀,更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其思想,更好地推动中国旅游业发展。

  苏国说,重温邓小平旅游经济理论,我们要做出以下改变:一要重新认识旅游业的功能定位。秉持让当地居民受益的原则,探索适合的开发方式和运营模式,更好地发挥其带动作用,而不是“挤出效应”。二要从单纯考虑供方向供需双方共同推进转变。在休闲游、体验游阶段,旅游的六要素是否可总结为“品、享、通、学、汇、动”。三要树立全域旅游理念,打造新型旅游目的地。四要研究完善旅游统计体系,深化旅游行业研究。

  陈文杰说,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对我们的启发主要有三:一是重新认识改革开放与市场化,变革观念与产业化。适度减低对行业的行政干预,真正做到市场说了算,让企业发挥市场主体功能。二是创新推动引领产业升级发展,实现旅游强国梦。要有系统性的思维和清晰的战略,要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创新行业管理方式,创新旅游推广模式,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三是强化顶层设计、发挥旅游作用,打造国家软实力。

  “学习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关键在于结合实际,这是当前纪念学习邓小平思想的最为重要的意义。”戴学锋说,旅游发展应逐步从以创汇、创收,转向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要发挥综合带动作用,而不是仅考虑旅游业本身效益。为此,在经济建设方面,旅游业要服务国家扩大内需、调结构等战略;在国家安全方面,旅游业要发挥民间外交作用,特别是在海岛、边境旅游上,发挥“突出主权,显示存在”作用;在人的现代化上,利用出境旅游发展机遇,开阔国民视野,让中国更好地认识了解世界。

  四川省旅游局局长郝康理、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四川大学中国休闲与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振之、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院长朱创业等与会代表还深入探讨了智慧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