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聚焦教育“改薄” 为乡村培养留得住的全科型教师

29.01.2018  14:10

            因为两会,省政协委员董之云和省人大代表彭涛遇上了。

  董之云是攀枝花市教育体育局局长,彭涛是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两人早就相识,但很难见面。

  1月26日上午,两人走进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会场聆听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实施‘全面改薄’,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教育“全面改薄”,“”在哪?先从哪里改?会后,两人边走出会场,边热烈讨论。

农村教育“”在哪?

教师引不进、留不住、待不久

      “全面改薄”是国家着眼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保障教育公平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即针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缺口,改善基本办学条件、缩小校际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省两会上,董之云提交了一份《关于开展本土化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培养的建议》。董之云从包里拿出提案,递给彭涛,“你看,我们乡村教师短缺的问题一直很突出。

  据统计,攀枝花全市共有农村小学和教学点150个左右,共有3000余名乡村教师。“数量上来看远远不够。”董之云说。

  更严重的是,在海拔较高的农村、边远少数民族乡镇学校,长期以来因条件艰苦、交通不便,教师引不进、留不住的情况很普遍。甚至有个别学校出现难以开齐课程的现象。

  在泸州市,彭涛也做了调查。纳入连片扶贫开发片区的古蔺、叙永、合江3个县,乡村教师缺口约1000名。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县至少还需要300多名乡村教师。

  彭涛说,为了留住贫困地区的教师,泸州曾想方设法引进优秀示范毕业生,提高待遇、增加补助,“但是一旦有了更好的机会,很多人都选择离开。

留不住年轻人,农村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越来越老化。”董之云粗略测算,攀枝花市偏远山区教学点的教师以50岁上下的老教师为主。“这些教师退休后,谁来接班?

如何“全面改薄”?

培养本土化、全科型乡村教师

          反思乡村教师老龄化问题的同时,董之云也在思索,偏远地区的老教师为什么能坚持几十年?

  彭涛认为,关键是本土化。乡村老教师部分是民办代课教师转化而来,生活在当地、工作在当地,对故土有感情。

  顺着这个思路,泸州市启动免费定向村小教师培养计划。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是主要的试点师范学校。彭涛翻出手机中一张学生在小学门前拍摄的照片。“这个孩子是我们招的第一批,已去见习过一次了。

  照片中的男孩名叫祁连静,家在泸州市古蔺县大村镇桑木村,2016年,他成为泸州职业技术学院首批录取的267名免费师范生之一,如今已在读大二。一入校,他就与古蔺县政府签约,毕业后回到家乡的村小当老师,教学工作时间不低于5年。

  “这样的生源将越来越多。”彭涛说,今年第二批招生也很顺利,报考的学生以泸州3个县区的本地生源为主,大部分来自贫困家庭。据了解,泸州计划3年内培养900名乡村教师,全部投入古蔺、叙永、合江三县的农村小学。

  “我们结合农村需要,制定了专门面向村小教师的培养方案。”彭涛说,泸州免费师范生培养学科包括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教师要达到任教标准,除了需顺利拿到毕业证书,还需取得音乐、体育、美术小学教师资格证书之一。

  董之云认为,泸州的经验对省属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有参考价值。他在《建议》中提出,将考生户籍和定向培养服务的地点尽量对应,实现小学农村教师在本乡镇、本县域招生,本土安置。针对教师短缺的问题,他还建议,师范学校在教学体制中应当有所调整,多培养全科型教师。

(寇敏芳)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