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村官撑起一片天——记泸州江阳区丹林镇丹松村文书田生柱

16.12.2014  20:14

   四川在线消息(袁玉华 王承伟) 不让工作在我这里积压,不让差错在我身上发生,不让同志在我身边受到冷落,不让党的形象在我身上受到影响。”这是泸州市江阳区丹林镇丹松村文书田生柱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在近7年任职期间,她经手的账目清晰,为民办事公正,与同事相处和睦,深得群众信任。

田生柱深入到困难村民颜福连家中了解情况

   本职工作 她兢兢业业

  记录会议,填写表格,开证明,核账目……田生柱的认真细致和一丝不苟跃然纸上。

  文书工作综合性强,随机性大。工作紧迫时,田生柱经常顾不上吃饭、休息。经济普查时,为了保证上报数据及时准确,她加班到深夜核对指标数据;农村土地经营权登记过程中,他翻阅了大量之前分地时的老底子,对地块顺序、大田亩数、户均土地数等情况进行了摸底,对存在异议的地段,与村“两委”成员一起实地丈量核实,打消村民疑虑。

  在田生柱的心中,工作无大小,群众的事无小事。她经常正吃着饭时,村民找她办事,她把碗筷一放先为群众跑腿,有时一顿饭要分几次吃。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村民汪大爷来找田生柱出个计生证明,传真给远在广东打工的儿子。因为要得急,正在泸州医学院住院的田生柱和医生说明情况,拖着病体回家为汪大爷办开好了证明。

  “看到办事村民高兴而来,满意而去,我心里也很高兴。”田生柱说。

  然而,田生柱也有烦恼的时候。个别村民因要求一时得不到满足,往往把气撒在田生柱身上。前不久,村民李某因不符合低保政策,被停了下来,她远在广州的女儿打电话来用威胁的口气对田生柱进行质问。田生柱和其摆事实,讲道理,慢慢化解了其怨气。

   村里发展 她当好助手

  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一群群麻鸭,在池塘、水田里欢快地觅食……

  12月15日,初冬的阳光撒满丹松村每个角落,记者行走在山坡坳野,田间地头,看到的仍像金秋一样,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近两年来,我们村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去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000余元。”丹松村支部书记汪港说,这是村“两委”一班人谋划的结果,其中有着田生柱不少的功劳呢。

  五社村民谭仁举,要想致富,却又不知该干些啥。田生柱知道他的想法后,和村“两委”一班人帮他出主意,想办法,利用其家周围的荒山坡,因地制宜种植水果。田生柱帮其联系水果苗,请来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如今,谭仁举在20多亩荒山坡上中起了桂圆、荔枝、桃、李、葡萄等水果,有的已经开始挂果。

  三社村民潘少富、万克文,利用荒山坡种起了100多亩的柚子,如今大多已挂果。田生柱时常为他们捎去技术资料,帮他们联系销售。

  “我能靠种植柚子走上致富之路,田文书帮了我不少忙呢!”一谈起田生柱的帮助,潘少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贫困群众 她视为亲人

  “谢谢,谢谢!”12月15日,记者找到田生柱,正碰到她在三社困难村民颜福连家中了解情况。

  “田文书对我们这些困难群众可关心了,有啥救灾救济款或物资,她都及时为我们争取。”颜福连感激地说。

  作为一名党员,田生柱始终把群众利益考虑在第一位。村里哪户群众有困难,哪户群众有急事,她都一一记入民情日记本里,逐户登门排难解忧。同时,她注重从细小事做起,从细微处来关心帮助群众,利用自己与镇里各部门联系较多的优势,甘当为农户上户口、办手续的“代办员”、为群众省了不少心,解了不少难,深受群众称赞。

  田生柱用实际行动滋润着百姓的心田。她经常走访三无人员、残疾人、孤寡老人等,为他们送去日常生活用品,嘘寒问暖,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需求,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问题。“这些人家庭有困难,她就吃不好睡不香。”田生柱的丈夫说。

  前不久,四社村民刘振云因病去世,留下残疾的妻子和三个智障孩子,家中生活十分困难。在田生柱的奔走下,为他们家申请了低保和五保,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如今,刘振云的亲戚一提到田生柱,都竖起大拇指。

  “作为一名村干部,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把你当亲人。”这是田生柱这些年来的工作心得。

  “现在不光是要干工作,更要把工作干好。”谈起未来的打算和目标,田生柱坦言,除干好本职工作外,自己将全力协助好村“两委”进一步谋划好丹松村未来的发展,让村民早日过上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