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年轻人 端午过法不一样

31.05.2014  10:57

  日本端午节的“飞鱼装饰”。

  激流中的龙舟赛。 陈勇摄

  艾蒿草挂在门窗上。

  给孩子们点雄黄酒。

 

端午节,在中国和韩国乃至日本,都是一个极富民间趣味的节日。这些国家过端午的时间,和中国的端午节差不多,都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祭”在韩国相当普遍,其间,有数种韩国祭典和假面舞剧,还有农民乐舞比赛、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等丰富多彩娱乐节目。而在中国,民间活动相对较少,除了官方统一组织的大型龙舟赛,更多是各自家庭开展的吃粽子和出游活动,对很多职场人士来说,他们津津乐道的是,小长假来了,又可以休息几天了。

特点:

小长假可以放松放松

端午节,我就知道要吃粽子,还要配彩绳,其他就不清楚了,”对许多80后、90后来说,他们对端午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吃粽子,再就是聚在一起喝喝咖啡。

对许多职场人士来说,端午节更意味着是一个“小长假”,可以休息几天。

据说女孩子不能碰龙舟

21岁的木头生活在江西上饶的一个湖边的村子里。她记得自己十来岁的时候,端午节之前,奶奶就会带着家里的女性长辈买好粽叶、买好糯米,然后一家人齐齐动手包粽子。红豆、腊肉,各种口味都有。还是孩子的木头会得到大人给的一个网兜,里面装的是鸭蛋。

木头记得,最热闹的是端午当天下午2点钟,几个相邻的村子都会派出一艘龙舟,划船的精干小伙们扛着龙舟走向附近的湖泊,湖上开展龙舟竞渡。小伙们是从村里面精挑细选出来的最年轻力壮的男子,一切朝着胜利而去。其中还有不少禁忌,比如女孩子不能碰龙舟。

在32岁的上班族唐睿的记忆中,小时候的端午节是最热闹的,唐睿上高中左右,90年代末,开始有人卖粽子了,家里人为了图方便和省事,开始不自己包,而是买粽子了。买来的粽子,总是少了点什么感觉。大学毕业后,唐睿兜兜转转回到成都,现在,一大家人还是要在端午节聚在一起。不过随便找个餐厅吃一顿饭,然后,家里人排列组合出几桌牌搭子。

放个假,回老家看爸妈

24岁的上班族曹朵还记得,小时候,端午节要在自己家吃粽子、鸭蛋,在门口挂上菖蒲和陈艾,这种时候,都是一大家人在一起吃饭。在内江生活的时候,还要出去看看龙舟赛。

曹朵印象中,那时候的端午节很热闹。虽然由于家族原因,粽子从来都是在外面买的,家里人看到糯米更喜欢直接蒸成糯米饭,但是那时候无论是家里还是街上,都洋溢着浓浓的节日味。

喝雄黄酒、悬艾叶菖蒲、佩戴香囊这些曾经传承几千年的端午习俗,对如今的年轻人来说再陌生不过了。“关于端午,我只能联想到屈原、粽子,其他的都知之甚少。”如今只身在成都上大学的林明锦说,“就算你知道了这些习俗也没有实行下去的欲望,因为你根本不懂它有什么作用。

把端午当做一个小长假

端午对我来说更意味着是一个小长假。”在金牛区一家贸易公司工作的24岁上班族黄欢说,她平时工作繁忙,端午节三天假期对她来说是个修整的好机会,“没有传统方式过节的想法,我想趁着这三天假期出去玩玩,放松一下。”黄欢说。

除了出去游玩度假的,很多年轻人还会选择利用假期回家陪陪父母,“平时工作太忙了,一旦放假,几乎很少考虑到那是什么假,心里想的都是放假了,可以回安徽的老家看看爸妈了。”高新区的外企经理王恒说。

华西都市报记者 王茜

我省出台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指导意见 明确21个市州重点布局产业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