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喜中有忧 农业“期末考”胜算几何

29.07.2014  10:36

      7月15日,成都市温江区永宁镇花篱村的向日葵花基地迎来众多游客。由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该葵花基地名为“花田喜事”, 总面积近90亩。郝维平 摄

制图/卢浩

编者按

7月21日,我省经济运行“中考”成绩单公布。在助农增收这道考题上,我省交出的半年报是: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5411元,同比增长12.3%,继续保持“两个高于”,即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和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

上半年农业经济运行存在哪些喜与忧?未来面临什么机遇与挑战?如何交出年度增收答卷?本报记者访农户、问专家,带你逐一打开这些问号。

专家点睛

解决困难多扶持开拓渠道促增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郭晓鸣

从上半年农业经济形势和农民增收情况看,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我省种植、畜牧、水产业都保持了稳定增长,有力促进助农增收;忧的是下半年完成任务目标,时间紧迫。下半年,有三个方面很关键——

稳定农业发展增收。农牧业是助农增收根基所在,一方面要加大疫病和病虫害防控力度,力争将可能的损失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努力解决农产品仓储、流通和市场波动问题,千方百计打通流通渠道,同时要加大农产品价格监控和调控力度,尽可能避免农产品价格过大波动,切实保持农牧业增收稳定性。

强化政策扶持增收。针对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及龙头企业的不同需求,重点解决其融资、基础设施等最紧迫困难,保障良性运行。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方式,在加大投入基础上,将改善长期生产条件和实现农民短期收益有机结合起来,使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等直接介入建设过程并分享利益。进一步落实和优化地方性补贴政策,保障农民转移性收入落实。

开拓多渠道增收。在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重要收入来源态势下,进一步稳定外出农民工就业。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变一次性、固定性流转方式为持续性、共享性流转方式,探索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和农民宅基地退出机制,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继续向好态势下,进一步完善一三产业互动发展机制,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 四川日报记者许静 李淼

A 上半年喜与忧

粮油丰收实现“稳粮”目标经济作物挑起增收大梁

今年全省小春粮食恢复性增产,产量590.6万吨,同比增长2.6%;油菜籽产量231.9万吨,增长4%,实现“十三连增”,再创历史新高。小春粮油丰收实现了“稳粮”的目标,经济作物则挑起了增收的大梁。

宜宾翠屏区邱场镇邱金茶叶专合社社长胡孝明告诉记者,今年春茶行情不错,加上茶叶提质,茶园增产20%,近7000户茶农鲜叶收入700余万元,比去年多卖200多万元,户均增收近万元。

上半年,全省茶叶产业同比增长17.9%,在经济作物中拔头筹;水果、蔬菜紧随其后。“全省经济作物产值达756.8亿元,同比增加48.3亿元。据测算,种植业助农增收的53.57元中,经济作物就占51.39元。”省农业厅负责人告诉记者。

该负责人透露,不光是种植业给力,畜牧、水产也稳中有升,牛、羊养殖效益明显好于去年同期,全省农民人均渔业增收18元。

猪价波动影响增收 全省农民人均被“吃掉”30元

上半年,全省平均每个农民荷包里有30元钱被猪“吃掉”——其它畜禽助农增收人均42.5元,但生猪一项减收30元。“猪二哥”拖了增收后腿。

入行十多年,成都市新都区木兰镇养殖大户何建有还是连称“简直看不懂!”打破传统“猪周期”,猪价今年运行曲线颇为“诡异”:春节期间萎靡不振,节后一路向下,5月初降到近3年最低点,之后陡然强势上行,6月再掉头向下。“上半年每头猪亏了两三百元,总共折本7万多元。”何建有的生猪存栏量从年初的800头一直减到500头。

这只是一个缩影。数据显示,上半年我省毛猪均价为13.23元,同比低1.31元,跌幅达11%。“规模养殖平均每头猪亏损200元左右,养殖户处于深度亏损。”省畜牧食品市场信息中心主任钱亮表示。

尽管小春粮油增产增收,但市场价格并不给力,人均增收仅2.18元。“小春粮油开秤价普遍低于去年同期,这和农户尤其是种粮大户对价格的预期存在差距。”省农业厅负责人介绍,今年小麦、油菜籽价格同比分别下降0.14元/公斤、0.1元/公斤。

B 下半年困与机

猪粮价格偏低,虫害疫病来袭

持续的低迷亏损,让“资深猪倌”何建有异常谨慎,哪怕面对近期反弹行情。“回升了也是亏,只是少亏点而已。现在不敢补栏,走一步看一步吧。谁知道还会怎么折腾!

何建有不敢补栏的另一原因是疫病高峰期到来,防疫压力陡增。“稍有懈怠,就可能损失惨重,千万要谨慎。”他反复告诫合作社社员们。

盛夏如“寒冬”,这是广大生猪养殖户的共同感受。

但“寒冬”里也隐约透出了暖意。7月18日,四川生猪监测预警系统监测显示:生猪饲料稳中有涨,触底回升基本确认。“企稳的可能性有百分之七八十。”钱亮表示,预计后期全国及四川生猪价格将反复震荡,以回升为主。

粮价低迷也如影随形。“稻谷这两天1.1元/斤,比去年同期低0.1元,远低于去年1.35元/斤的政策保护价。”兴文县大坝苗族乡种粮大户卢建文对下半年又有点担心。

省农业厅负责人透露,看后市,稻谷价格将在低位徘徊,粮价将整体呈现弱势,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

不久前,省植保总站发出紧急通知,受阴雨寡照影响,水稻穗期病虫害已汹汹来袭。这也给大春生产带来挑战。

生产形势向好,改革红利释放

下半年诸多利好也已显现。

看着长势不错的3000亩水稻,卢建文虽有担心,但并不发愁。去年,他通过本报呼吁,加速了我省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出台。“现在粮价低迷,希望政府继续托市,这对农民能否增收至关重要。”卢建文期待。

农业政策保障力度正日益提高。我省前5月农业投资同比增长15.4%,粮食直补等“四补贴”资金也稳定增加。

生产形势总体向好。据农情调度,预计今年大春粮食作物播面比上年增加27.9万亩,增产15万—20万吨;经济作物产值1654.6亿元,同比增加80.8亿元。“预计猪价9月回暖,牛羊价格仍高位运行,H7N9禽流感疫情影响逐渐消除,禽类产品消费信心回升,畜牧、水产增长在望。”在省农业厅负责人看来,“”明显大于“”。

一三产业互动,洞开新的发展空间。7月16日,南充大唐农业公司总经理唐俊参加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景区化建设现场培训会,探讨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预计休闲农业与乡村游全年综合经营性收入280亿元,助农增收30元。”身兼省休闲农业协会副会长的唐俊介绍。

改革红利逐步释放。目前,全省119个县(市、区)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面积526.9万亩,流转家庭承包耕地1360.7万亩。“仅这526.9万亩,在流转租金一定情况下,农民家庭财产性收入就增加46%。”省农业厅负责人表示,增加的原因有二,一是由产量面积到实测面积带来的面积增加,二是通过放活产权,带来土地单位效益的提升。

增收“领头羊”队伍也逐渐壮大。目前,全省注册登记农民专合社已达3.98万户,入社成员和带动农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39%,6000多个家庭农场迅速发展,上半年场均销售农产品总值20万元以上。

厅长访谈

以“田坎上的变革”释放农业发展活力

——访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

□四川日报记者 许静 李淼

记者:如何看待上半年农业助农增收形势?

任永昌:在猪肉价格持续下跌、粮油价格整体走低的背景下,上半年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撑点是产量增加、结构调整、节本增效。小春“开门红”,大春开局良好,为实现全年增收目标打下基础。

记者:下半年有哪些助农增收的利好信号?

任永昌:5月以来我省各项经济指标企稳回升,投资、消费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宏观经济面积极向好,为下半年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下半年大春收获是种植业生产的重头,目前看形势总体稳定,基础牢固。畜禽、水产品将进入消费旺季,尤其国庆、春节等节假日的消费潜力将被释放。

记者:在农业改革方面,将如何主动作为?

任永昌:改革是下半年农业工作的关键词。

产权改革增添发展动力。目前,全省已完成确权颁证的耕地,在流转租金不变的情况下,农民家庭财产性收入比确权登记前增加46%。原因有二:一是由产量面积到实测面积带来的面积增加;二是通过放活产权,带来的土地单位效益的提升。所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民增收息息相关。目前,四川农村产权改革已步入深水区,作为全国3个、西部唯一的确权颁证整体推进试点省之一,今年内,全省183个县(市、区)将全面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田坎上的变革”释放发展活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路、水、机械化的整合,带来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通过近几年的持续推进,项目区粮食产量平均每亩提高100公斤以上,农民人均增收300元。今年6月获批的《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2011—2020)》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建成高标准农田2496万亩。今年是该项工作至关重要的一年。

机制变革挖潜增收潜力。目前,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成员和带动农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近四成,6000多个家庭农场迅速发展,上半年场均销售农产品总值20万元以上,远远高于单家独户农民增收幅度。今年我省将构建“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这也是农业部门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记者:下半年还要实现助农增收205元,具体将从哪些方面着力?

任永昌:必须打好“组合拳”。

抓好项目争取促投资落实。继续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各类农业项目,加快实施项目进度。要重点抓好高标准农田等重大项目实施,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抓稳农作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防控。重点抓好水稻稻瘟病防控和在田农作物肥水管理,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

抓实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深入推进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和现代水产业重点县建设,提升产业基地建设水平,带动农牧民持续增收。千方百计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举办各类展示展销活动,组织引导农业企业参加“川货全国行”等大型活动,进一步扩大“”字号农产品影响,提升我省农产品的竞争力。

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力度,推进适度规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