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加试足球还真别想歪了
足球要进北京中考了!根据北京市教委近日下发的通知,2016年在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中将增加足球运球和排球垫球两个项目,加上原有的篮球运球,考生可以在三大球中任选一项考试。但足球上考场,对学生来说究竟是多了点乐趣还是添了项负担?中国足球的基数能否逐步增加?中国足球整体水准就能水涨船高吗?(4月3日《钱江晚报》)
中考体育考试增加足球和排球两个项目,这本应是一件好事,可依然有很多人反对,先入为主的偏见,很容易把好事想歪。质疑的理由不外乎是“会增加学生的负担”,确切说,当家长和学生以应试的姿态去面对时,的确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不过,这样的理由必须以“强制性”作为前提,即足球运球和排球两个项目属于必考项目。但问题在于,增加项目不过是增加了考生的选项,恰恰有利于考生个性和特长的发挥。本是善政受疑,根本上还是应试思维在作怪。在学生体质普遍下降的情况下,中高考纳入体育项目考试,确实具有指挥棒的作用。
在目前的考试项目设计中,由于项目太过单一而同质,缺少足够的选择项,并不利于学生特长的发挥和个性的体现。比如在现行的测试中,原有的篮球运球就过于单薄,让一些喜欢非篮球项目的学生被迫选择。而有的学生恰恰喜欢足球或者排球,如果把练习篮球的时间,用于做自己喜欢的事,因为有了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拔考试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关键在于能否最大的实现对个性的尊重。
其实国外也有考试,不过却更加人性而灵活。比如国外的期末考试,可能是一次社会实践,让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并写出报告。虽然没有标准答案,但学生的成果就是最好的成绩。而体育考试更是不会规定某个项目,只要学生喜欢的项目都可以作为考试的内容。其结果,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得到了释放,而其个性与才华了有了施展的空间,同时也达到了考试和选拔的目的。从这一点来说,单纯增加足排球还远远不够,跳水、游泳、拳击项目其实都可以加入进来,只要有一套完善的评价标准,并不影响两个不同项目之间的打分。
最好的教育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改变时下“千人一面”的应试困局,不需什么根本性的体系颠覆,只需要进行技术性的改进,就可以让素质教育的原则,得到更多的体现。现在的教育改革陷入了“形式化困局”,增加了不少形式和项目,却沿用了应试的导向模式。比如长跑进校园,比如 书法 进校园,表面上属于素质教育,其实运用的还是既有模式,结果既未能实现素质教育的回归,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考试本身并无原罪,如何考、考什么才是真正的素质检验。只有考试本身更加尊重个性与差异性,才能真正的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问题在于,教育界可能意识到了这个短板,但整个社会的认识却还有待提高。比如很多地方,学校取消了假期补课以便给学生减负,家长却围堵校门进行请愿。而中考增加项目选择项,也引起了一些人的质疑。如此看来,教育改革确实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除了教育内部的思路转变之外,如何让整个社会意识的提升和跟进,显得尤其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