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密集刊文引国外反腐经验
中纪委密集刊文引国外反腐经验
张流常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转载文章认为,因为历史和地理人文原因,不同国家处理上述事件的态度迥异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自改版以来,以平均每两天一篇的频率,针对国外的反腐败案例、操作规律和改革措施等内容,刊发了近200篇解析性文章。
梳理这些文章可见,其中所涉的他国反腐经验宽泛而详尽,题材覆盖了各国处理选举丑闻、官员性丑闻,以及国外政党自身执纪监督规定、腐败和经济建设问题等。
曾多次参与中纪委座谈会的一位反腐研究专家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对于中纪委而言,刊发上述文章,一方面是为了让中国普通民众了解国外反腐败的状况;一方面是为了借鉴他山之玉,完善和健全有中国特色的反腐败体制和机制。
国外如何应对官员性丑闻
在中国,涉及腐败问题的官员甚至诸如薄熙来等高级别官员当中,“生活作风”尤其与两性相关的丑闻问题,成为被社会诟病的“高发”问题之一。
一定级别的官员包养情妇,不仅是简单的生活作风问题,其被关注的核心,是绝大部分案例中的当事人由此构筑了一个另类的贪腐平台。
按照当下中国法律法规的规定,生活作风问题一般被归于有伤社会风化的道德问题和违纪序列,但往往又因此牵扯出贪腐的犯罪行为。或者,因为有关部门对当事人贪腐行为调查过程中,牵扯出“生活堕落”和“生活腐化”的事件。
国外应对官员性丑闻的事件,如何处理呢?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转载文章(下称“文章”)认为,因为历史和地理人文原因,不同国家处理上述事件的态度迥异。
文章回顾了时任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被控涉嫌嫖宿摩洛哥雏妓的事件。事件发生后,该国检察院介入了调查。按照中国等国家的理念,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这样一个让意大利政坛激发出巨大的冲击波的事件发生后,贝卢斯科尼竟然三度出任总理。
文章感慨:“要是贝氏在法国或英国,恐怕早就被强制上法庭受审了。”
在美国,由于国民在历史上一直倾向于将政治家对家庭的忠诚与对国家的忠诚混为一谈,问题往往就可能变得更为扑朔迷离。1998年,正当克林顿被莱温斯基绯闻搞得名誉扫地、狼狈不堪之时,欧洲却有20多名知名学者自费在报上刊登“声援广告”,标题竟然是:美国国会,请不要对克林顿实施性压迫。
文章认为,法国人的“性观念”要比美国人开放,对身居高位、手握大权的政坛明星的调情、搞暧昧、包情妇、生私生子女都能包容,或干脆采取消极的“眼开眼闭”态度。
法国还曾专门出台一项法规,明文规定法国总统在任期内,除叛国罪外,对包括性侵犯在内的其他罪行都享有豁免权,不受追究。
但以色列在这个问题上就是鲜明对比,2013年出台的《以色列政府官员性道德法案》规定,对于任何级别的卷入性丑闻的政府公职人员,都将会采取开除公职、停发政府养老金甚至送进监狱等惩罚手段。
俄罗斯重拳打击司法腐败
2013年至今,不仅是中国掀起了反腐败的高潮,在俄罗斯亦然。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连续转载和刊发多篇有关俄罗斯反腐败的文章。
最近一篇《俄罗斯惩治腐败“组合拳”:冰与火的较量》的文章中,记录了一组国家反腐败机构的统计数据,统计结果显示,俄罗斯人认为法治领域腐败程度最高,如警察系统为89%、司法系统为84%、立法系统83%,其次是卫生系统、教育系统、新闻媒体。
面对严峻的腐败态势,俄罗斯总统和总理先后带头公布了自己家庭的财产状况。随后,有诸多因为违反官员申报财产规定的官员被免职和受到处理。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在一次会议上强调,国家反腐行动应该坚持持续性和攻击性,今后俄罗斯将加大力度打击司法和执法机关的腐败。
另有文章认为,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腐败问题的最大症结之一便是司法腐败。
对此,俄罗斯采取了系列的措施予以改革。
文章表示,在改革的指导思想上,司法领域的反腐败,归根结底就是要落实宪法规定、彰显宪政精神。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制定的宪法,明确规定了“法官独立”,法官“只服从俄罗斯联邦宪法和联邦法律”,除非依照联邦法律规定的理由和程序,法官“不可撤任”、“不受侵犯”。
俄上述规定,旨在保障建立起符合现代宪政精神的司法机关,并使其按照司法独立的原则良性运行。
在随后的普京、梅德韦杰夫执政时期,他们在对以上相关法律进行不断修改和完善的同时,还制定并实施了《国家公务原则法》、《国家文职公务法》、《法官联合会机关法》和《反贪污贿赂法》等联邦法律,力图通过法制建设和制度完善的途径治理司法腐败问题。
印度铁路系统万项预检反腐
除了俄罗斯等国家,中纪委监察部网站还重点刊发了印度等国的反腐败经验教训。
一份调查显示,在印度,平均每两人中就有一人承认在过去一年间曾经行贿。
印度受访者中,62%的人承认过去一年间曾经向警察行贿,61%的人承认曾向注册登记或许可证发放部门工作人员行贿,48%的人承认曾向教育工作者行贿,36%的人承认曾向司法人员行贿,34%的人承认曾向医疗人员行贿。
在印度今年议会下院选举期间,也爆出选民“有吃有喝有钱拿”的丑闻。用吃喝和金钱拉票在印度是违法,虽会面临重罚,却屡见不鲜。印度选举委员会4月7日说,从3月5日公布选举日程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查获了用于违法拉票的270万升酒和折合3250万美元的现金。
文章认为,作为亚洲第三大经济体,印度过去10年间因贪腐问题受到严重拖累。
印度需要依靠私营部门去修建公路、新建厂房以及发展城市。然而,印度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现在“并不正常”。
其一,决策者由于收受贿赂而作出错误决定。
其二,决策者出于腐败担忧而无法果断决策,以致错失经济发展的良机。以矿山开采为例,一些印度法庭拿不准矿主是否牵涉行贿舞弊行为,于是迟迟不就相关案件作出裁决,结果导致矿山闲置、生产停顿。
2007年至2011年,印度私营企业投资额从17%减少至11%,而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也受拖累而跌至5%,为印度过去10年来最低水平。
多份报告显示,印度政府拨给福利项目和补贴项目的款项中,多达50%被贪官污吏或富户巨贾中饱私囊。
有鉴于此,2012年底,印度新成立了庞大的反腐败机构。该机构拥有调查部门、起诉机构和特别法庭,拥有专门的费用来源,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外部干预和制约,提高执法效率。例如2012年,印度铁道部在招投标、免费赠票、客票预订、电子客票、交通折扣等关键领域开展24876项预防性检查,6454人因涉嫌腐败被立案调查,追回资金超过4亿卢比。
同时,为了配合反腐,印度进行了行政体制改革。政府公布首批改革方案,提出要出台开放、竞争性的自然资源竞标制度,制定完善的公共采购政策和公共采购标准,研究废除部长享有的酌情决定权,优先处理涉及联邦政府公务员的腐败案件。
“打老虎”成为国外执政党反腐主流
面对中国的腐败态势,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表示,腐败是社会毒瘤,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其中一篇文章认为,苏联解体就是前车之鉴。苏联共产党在有20万党员时顺利建国,有200万党员时成功卫国,有2000万党员时却亡党亡国,主要原因之一是腐败蔓延,党纪涣散,干部群众离心离德。
苏共于1920年成立中央监察委员会,与中央委员会平行地行使职权。斯大林时期,中央监察委员会变成中央委员会的下级机构,监察机关地位急剧下滑。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行政监察机构被分拆为党的监察委员会和人民监督委员会,人民监督委员会主席不再兼任中央书记和部长会议副主席,地方监察委员会完全归当地党委领导。自此,苏联权力监督体制彻底遭到破坏,并最终造成灾难性后果。
印度国大党作为百年老党,历次选举失利都与腐败有或多或少的关系,特别是取消党内监督委员会后,腐败之风愈演愈烈。2014年全国大选中,腐败丑闻缠身和反腐不力依然是国大党的最大软肋。
墨西哥革命制度党连续执政71年,但由于长期忽视党的自身建设,贪污腐败丑闻迭曝,党的威信一路下滑。2000年总统大选期间,国家旅游部长比利亚雷亚尔因涉嫌贪污4500万美元逃往国外,使革命制度党因成功发展经济建立起来的威信瞬间瓦解,最终丧失执政地位。
老虎苍蝇一起打成为世界反腐潮流。
俄罗斯反腐败工作经常被认为是“只抓小虾,不动大鱼”。普京第三次就任总统后,强调反腐败没有“不可触碰的人”,要“用烧红的铁燃尽腐败”。随后一批“大鱼”落马。
英国议员违规报销事件曝光后,373名议员或前议员被勒令退款,27人辞职,迈克尔·马丁成为英国300余年来首位被迫下台的下议院议长。
2012年以来,德国前总统武尔夫、巴西前总统卢拉、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爱尔兰前总理埃亨、斯洛文尼亚前总理杨沙等因涉嫌贪污贿赂或利益冲突,先后被立案调查或被判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