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新技术能有效解决农村灰霾

02.07.2015  11:34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了解到,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开发的解耦燃烧技术为核心建立的“河北省固安县南赵各庄村解耦燃煤锅炉集中供热示范工程”通过专家验收。

  专家组认为,该系统热效率高、供热质量高、经济性和安全性好、污染物排放低、烟气排放接近甚至达到燃气锅炉排放标准,能有效解决农村或城郊中小型集中清洁高效供热问题。该技术不仅会有效降低农村或城郊散煤燃烧污染物排放、减少灰霾的发生,而且能大大提高广大农民及城郊居民生活质量,助推新农村建设。因此,大力推广“中小型解耦燃煤锅炉集中供热系统”,提升燃煤效率,降低污染排放,是解决我国分散供热污染问题的当务之急。

  解耦燃烧技术由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发明,是目前国内外唯一可以有效降低NOx排放的高效中小型燃煤实用技术。与传统燃煤炉相比,中小型解耦燃煤炉的NOx排放降低30%~45%,排烟林格曼黑度小于1,完全达到“无烟排放”标准。若使用优质煤并配套新型高效除尘脱硫设备,中小型解耦燃煤锅炉的NOx、SOx和烟尘等污染物排放指标可达到燃气排放标准。

  研究人员预测,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落后的分散供热方式将逐渐被淘汰,中小型解耦燃煤锅炉集中供热系统的推广将会随着污染排放处罚力度的加大和节能减排效益的提高逐步市场化,最终使社会、热用户和供热企业实现互利的良性循环。

  据了解,目前在我国农村和城郊地区,至少有2亿人采用相对分散的燃煤供热方式。如果不对现有燃煤锅炉进行升级换代和专业化管理,其低效率、高污染问题,安全隐患和对环境造成影响将数倍于其燃料消耗所占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