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成都分院启动公众科学日 开放实验室等你来探秘

18.05.2015  22:08

中科院成都分院2015年公众科学日正式启动。

公众了解两栖爬行动物科普馆。

    中新四川网5月18日电 (记者 胡敏)18日,中科院成都分院2015年公众科学日启动仪式暨科普旅游周在成都生物所启动,该院光电所、生物所、山地所、文献情报中心等将举办一周的科普活动。

  在科普活动期间,中科院成都分院将开放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两栖爬行动物科普馆、山地科技馆和泥石流模拟实验大厅,公众可实地体验科学家们的工作,走进平时鲜有接触的科学世界。
  “泥石流是怎么发生的?可能大众在新闻上时常看到泥石流的报道,而对于其形成机理并不太了解”,中科院成都分院山地所科普处处长张宁表示,通过可观可接触的实验,公众能够了解到泥石流形成的原因,从而普及防灾治灾的知识。”
  当天,中国科学院“求真科学营”也在活动上举行了开营仪式。届时,参加科学营的学生们将走进两栖爬行动物的世界对其识别和分类、了解微纳光学科技技术、考察映秀地震遗址等。
  “对小朋友来讲,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很熟知,但为什么找不到?可能小朋友就不知道”,中科院成都分院两爬中心研究员姜建平说,小朋友通过现场观看,可以深入去了解两栖动物的生命发育过程,激发小朋友们对生命的珍爱,对自然的热爱。
  据了解,长期以来,中国科学院高度重视科学传播工作,每年5月在全国各地通过各种大型公益科学传播活动社会公众传播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思想。2015年中科院公众科学日主题为“科技创新服务民生”,主要向社会全面展示中科院“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做出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激发公众对科技创新的热情。
  中科院成都分院作为西南地区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的综合科研基地和科普示范基地,依托得天独厚的专家优势和科研优势,持续开展科普活动,为四川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科技创新队伍、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等做出了积极贡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