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提醒消费者加强信息保护

09.04.2014  20:32

网站要求实名认证,却无意中泄露了个人身份信息,安装软件无意中下载了恶意插件……随着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个人信息安全问题逐渐成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点。随着新《消法》的出台为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除了运用法律自觉维护个人权益之外,也应在平时上网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首先,不要浏览不正规网站,适时更新防病毒软件。消费者尽量为上网设备加装防病毒软件,并做到适时更新、定期扫描,及时修复系统漏洞,防范木马病毒及恶意“后门”程序。为了避免上网时被跟踪,建议消费者定期清理电脑中的Cookie。在此基础上,尽量不要浏览不正规的网站、论坛,这类网站、论坛防护能力相对不足,更容易让网络黑客入侵到上网设备,窃取个人信息和数据。

第二方面,在网络上不随意登记身份信息,不轻易填写详细的个人资料,尤其注意实名认证网站。在注册网站、论坛登录账号时,消费者要尽量做到“有限提供”,能不填的个人信息尽量不填,能少填的信息决不多填。特别是在登陆社交网络和聊天工具,以及上一些婚恋、交友类等需要实名认证的网站时,往往要求消费者提供大量的个人信息,对此,要谨慎从事,不要轻易填写个人及家庭的详细资料。在上网聊天时,也不要向陌生人泄漏自己的姓名、电话和住址,尤其不能泄漏身份证号码、账号和密码以及验证码等信息。

第三,在设置密码时,最好分级管理个人密码,密码设置务求多变。要为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个人账号设置不同密码,而且密码设置不能太简单,否则容易被黑客或不法分子盗用。对于一些涉及金融消费的重要账号,要通过绑定个人电子邮箱或手机号、加装数字证书或申请U盾、定期修改密码等多重保护措施,加强对账号的自我维护和管理。此外,最好也给手机设置锁屏密码,避免被他人随意读取手机中的隐私信息。

第四,在安装使用正版软件,设置软件正当权限。消费者要给上网设备安装正版软件,不要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程序。如需下载免费软件时,尽量通过官方网站,同时用防病毒软件对下载过程进行监控。很多软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费者授权它扫描甚至读取通讯录、短信等个人敏感信息,对此,消费者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第五,养成良好上网习惯,预防个人信息外泄。目前,公共网络WiFi覆盖面越来越广,逐渐成为黑客和不法人员入侵攻击的对象。一些不法人员可开设无线网络,借无线上网设备自动连接该网络之机,轻松地窃取到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消费者如在公共场所不需要使用WiFi网络,建议及时关闭无线数据功能。在使用个人电脑上网时,不要轻易让陌生人远程操作自己的电脑,如果在远程操作中发现异常,应及时终止远程控制。

另外,信息外泄及时补救,保留证据主动维权。消费者要对个人信息予以妥善保护或及时销毁,不要随意处置含有个人信息的快递单据、交通票证和电子数据等。如发现个人信息可能泄露,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损失,同时尽可能收集并保留好相关证据,以备事后维权,必要时主动寻求政府有关部门或消费者协会的帮助。

据悉,目前一些社交软件、搜索引擎、恶意浏览器插件、输入法软件、网络购物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等都在提供给用户使用过程中大量扫描、收集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安全亟待保护。